頂級作家和普通作家的差距體現在哪些方麵?
文章來源: 星如雨862021-02-17 20:44:36

知乎上有個話題:頂級作家和普通作家的差距體現在哪些方麵?

摘錄Vivian Darkbloom的回答如下:

單論虛構文學寫作的話,頂級作家和普通作家之間有一道無法跨越的鴻溝:後者主要還是以自己有限的人生經曆作為文本的原材料,而前者能夠利用人類大腦想象力之無限給文本注入源源不斷的新鮮素材、讓文本的格局遠遠超越自己人生經曆之有限。

因為我本科讀的是文學係,過去幾年讀的小說幾乎都是通俗意義上“頂級作家”的作品(不是裝逼哈,畢竟我們係就是專門學這個的),所以偶爾讀到“普通作家”的小說時,這個差距就非常殘酷而明顯。

比如最近在讀某對衝基金大佬 Barton Biggs 寫的小說,這個差距就能非常明顯的感受到。Biggs 是個好作家,行文優雅得沒話說。雖說本職工作是金融行業從業者,不過由於他是英語文學係出身,所以還是有一些文字功底的。

不過這些依然無法彌補他的硬傷:如果讀過他的多部作品的話會發現,他的文本仍然是在不斷的循環利用自己過往作品裏已經使用過的素材,包括語料(詞匯以及文字表達)、設定(時間/地點/人物的模版)、情節結構(事物發展的起承轉合),等等。

這類普通作家的作品之高度,取決於他們人生經驗之廣度,所以像 Biggs 這樣的行業大佬光是把自己經曆的大風大浪記錄下來就夠讀者喝一壺了。

但是頂級作家的高度完全不會被自己有限的人生經曆所局限。比如十九世紀的那幫英國女作家,終生未婚,也許一輩子都沒踏出過娘家的門,但這並不妨礙她們創作出驚天地泣鬼神的愛情小說。一張紙,一支筆,全靠編。這種開了掛的想象力就屬於老天賞飯吃了,可能是大部分普通作家一輩子也修練不出來的。

  原文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41968455

 

我完全讚同好的想象力是成為頂級作家的核心能力,文筆完全可以是次要的。他們必須能夠超越自身時代,跳出製度框架和世俗觀念寫人類的處境。其實人類的存在就如同海灘上搭建的沙堡,人類的悲劇性早已注定,無論人們為了生存給族群設立了多少製度和知識的框架,而人性的本真反過來又被製度和文化扭曲。

人性比動物性真的不同嗎?也未必,但是誰也說不清為什麽人類會有自殺的行為,而動物卻不會,沒有動物因為想不開而自殺的,沒有!製度,國家,傳統,習俗,觀念和價值沒有一樣是不可以被推翻和改變的,人類的心理行為方式千變萬化,到底又還是相差不多的。但即便人生是虛無的空無一物的,並不意味著生命的過程不值得書寫,太多的掙紮和不甘,太多希望和絕望,對於生命的流動一味的樂觀或是悲觀都是簡單粗暴的,頂級的作家斷然不會隻是煽情和誇大,他們能夠揭示更多的細節,殘酷的美麗的荒謬的動人的,從不同的角度,從不同的心靈,用不同的聲音。

記得研究格麗克的詩歌的時候,看到斯坦福大學講師、詩人Richie Hofmann曾在他的課堂上教授格麗克的詩歌。他指出,隨著年齡的增長,她開始在詩歌中強調身體的脆弱、欲望的無序拉扯,以及個人的、抒情的、人性的聲音在對抗毀滅、羞辱和削弱時的韌性,這些作品保持了她對心理和情感的獨特關注。他認為,好的詩歌不會輕易給人安慰,而是提供一個融合了不確定性和複雜性的空間。在2020年全球疫情蔓延,人人都對未來感到不確定、孤獨、恐懼的當下,格麗克的詩歌或許會讓我們意識到,痛苦、遺忘,甚至死亡都不會是我們的終結。

 

三流作家想告訴人一個欲罷不能的故事,

二流作家想告訴人一個不容置疑的答案。

偉大作家想告訴人一個無言以對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