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正教授論文《談易錄》66
文章來源: 京都靜源2016-08-14 08:14:53

伏羲之名

伏羲之名,亦作伏犧、伏犧、伏戲、炮犧、包義、庖犧、庖犧、宓犧、慮犧、義皇、皇羲、皇犧、春皇、木皇、泰皇、太昊、太帝、泰帝、雄皇、皇雄、太皡、戱皇、雄義、皇熊、太雄、太羲、泰雄、泰義、人皇凡卅一例。古巴比倫亦有福巨氏作八卦之傳說,一名之變也。王獻唐先生《炎黃氏族文化考》:“戲、犧、義三字同音。伏、慮興包、庖為雙聲音轉,皆字音同或音通通用。包與伏、慮具重唇,猶馮猶冰,具牟之音轉也。”名之多重,亦見文化之變遷。蓋伏義之族,影響深遠,各地之人依音而定其尊,遂有數十例之名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