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中旬的夏收:萵筍和大蒜頭
文章來源: 西北東南2020-06-24 12:50:46

說起夏收,不禁想起很多年前,好幾次6月上中旬夏收大忙時節到農村去,說是幫助農民夏收,也說是到農村鍛煉,隻記得手持鐮刀彎腰割麥是最累最累的活了,有時候簡直狼狽不堪,應該是收割冬小麥吧。

今天說的是家裏小菜園裏的所謂夏收。

每年都種些大蒜,6月收獲大蒜頭,可以保存較長時間。夏天吃涼拌萵筍、涼拌拍黃瓜,拌涼麵,佐以新蒜,是最好搭檔。也用來醃一些糖蒜。

大蒜,冬天種下,在地裏過冬,春天成長,夏天收獲(和冬小麥差不多節奏)。在我們這個美中偏北地區,冬天12月,土地還沒封凍的時候種下,過一段時間發芽,長到大約一拃多高,不再長高最好。種得早了,會長得過高,常不易安全越冬。開春以後,蒜苗返青,繼續生長。農民靠天吃飯,若遇特別惡劣天氣,如冬天持續長時間巨冷,或倒春寒太過嚴重,大蒜可能被凍壞,前幾年就遇到過這種情況。

非常喜歡萵苣,筍和嫩葉都是好吃易做的好蔬菜。今年收獲較好,雖然賣相還是不行。

萵苣比較耐寒,2月底或3月初,天氣還冷的時候,直接把籽撒在一小塊地裏開始育苗(無須專門育苗盆)。隻要不遇嚴重倒春寒,就能正常發芽、生長。

4月中旬,萵苣苗長了5、6片葉子的時候,就可以移栽到“大田”。對它們寄予最大希望,希望能長成真正高大上的萵筍,因此小苗移栽時就須留足夠間距。

苗田裏還留下很多萵筍苗,邊間苗邊長大,就可以開吃了。萵苣苗很好吃(大些的,可能就是中超賣的“油麥菜”或叫A菜的吧?)。到最後,苗地裏剩下的大苗也要留足夠大的間距,希望它們也能長成較好的萵筍。看結果,移栽的長得比較粗壯些,原地的比較細高些。

6月中旬,差不多都長成了,開始收獲。萵筍占地大約3個月。

 

4月底,萵苣小苗移栽幾天後,已經挺起來了。

圖一

4月底的大蒜,

圖二

圖三

5月上旬的小萵苣和大蒜,圖下部是原來苗田,邊長邊間苗開吃,尚未完成間苗。

圖四

5月中下旬,移栽的萵苣苗長大了,苗田裏的也基本完成間苗,留夠空間,

圖五

圖六

圖七

看城裏一位熱門博主、農蔬專家彩煙遊士的萵筍帖,發現他家萵筍長得特好,照片如下:

圖八

請教過後,才知萵筍有尖葉和圓葉之分,是不同品種。覺得圓葉的這種好像更好些,有機會也要找一找。

6月上旬,萵筍長高了,再過幾天,基本長成後,就該分批收割了。先把莖部開裂比較嚴重、或特別細高的幾棵萵筍拔出來吃,讓沒有大毛病的再長幾天。

圖九

6月中旬,就都得收了。有十來根長得比較像樣,清理以後準備送給親友。仍有開裂,賣相還是不合格。好在大家知道我這農民已盡力,就這水平。

圖十

圖十一

6月17日,收了最後一撥,有粗有細,

圖十二

收完萵筍,大蒜也該收了。今年大蒜長得還可以,晾曬好的大蒜辮,可以保存較長時間,大概可以吃半年。

 

圖十三

圖十四

 

謝謝看帖,仲夏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