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酒年華: 醇香濃鬱,福杯滿溢
文章來源: 思韻如藍2021-07-28 05:53:09

我始終相信,我們來世為人一遭,是來扮演各樣角色的。讀波城冬日的散文集"至美在心",更加佐實了我的這一觀念。作者用動心動情唯純唯美的筆觸道出了做女兒,做妻子,做母親,做員工,做朋友,做天地一分子的真實體驗。紅塵的酸甜苦辣,人間的聚散離合,在作者的或笑或淚中,最後都化作了各樣的------美。

多情善感的心靈,是上天對一個人的祝福與偏愛。波城冬日無疑是這樣的有福之人。在她眼裏,居家所在的新英格蘭,一年四季,無論是冬雪夏陽,春華秋實,都是她彼時心情的恰好映襯。無論是晨曦還是晚風,無論是月光還是蟬鳴,也總是她默念時的回應,祈禱時的安慰。

冬日的這部散文集,分別記錄了她對故國熱土的眷戀,對年邁父母的牽掛,對一雙兒女的情長,對工作職場的熱忱,對柴米油鹽的樂道,對同事友人的真誠,對人生愛侶的調侃,對萬物生靈的溫柔,對天地真道的敬畏。她的日子她的路,與我們海外同齡人並沒有太多的不同,隻是,她對她的世界從不等閑視之,而是用情彈唱,用愛調製,於是,所有平凡的一招一試,都被譜成了詩歌,釀成了美酒。

世界是喧鬧的,生活是瑣碎的。波城冬日在盡心盡力地繁忙了人間的繁忙之後,總不忘留一隅心田,澆灌自己的靈感之花。她的唯美散文,喃喃獨語,常常是誕生在一個人的黎明,一個人的午後,一個人的黃昏,一個人的深夜,一個人的窗前,一個人的湖畔。她會對著南飛的大雁出神盼歸,會對著開放的木槿花道出感謝,會對著凋零的蝴蝶蘭祝福再見。我以為,沉靜與獨白,是對心的滋養; 冥想與體驗,是現代社會對抗靈魂枯竭的必要修煉。

拳拳母愛,最為感懷。波城冬日在隨筆散文裏記錄了她作為母親對女兒前途的掛念和期待。冬日的女兒和母親一樣擁有文字天賦,對寫作充滿熱愛。眾所周知,寫作是一條艱辛而孤獨的旅程。寫作更可能意味著清貧,小眾,碰壁,跋涉。冬日初時自然不舍女兒獨闖窄路。學醫,學法,學商,學新科技,都是華人二代們普遍的康莊大道。但是女兒對夢想的執著感動了她,母愛的無私超越了對未來的忐忑擔憂。她不但成了女兒的堅定後盾,甚至為了鼓勵女兒不要鬆懈,波城冬日自己拿起了筆,和女兒競技,同步寫作。被眾人喜歡的小說"離婚之後"就是這樣誕生的。

都說生活中的不如意,十之八九。波城冬日卻能用幽默,自嘲,灑脫將那些眉鎖,心結一一打開,放下。她的文常常讓讀者點頭會意,笑出眼淚。股市賠了,工作丟了,體重增了; 老板煩人,丈夫氣人,娃娃鬧人,所有中年女人的標配,在冬日這裏都成了段子。我每每傻白甜地想給她遞點安慰,幸及時醒悟,遂自打腦門: 笨,人家冬日曬的,麵子是煩惱,裏子全是幸福呢!這些,不就是塵世的七彩,人間的五味麽!

波城冬日深深地鍾情於那萬家燈火中屬於她的一屋光亮。年輕時,鄧麗君的甜美,費翔的瀟灑,王菲的清冷是她耳畔的天籟之音,而今,她用心傾聽的是水開了,湯滾了,孩子叫了,貓咪餓了,先生發號施令了,甚至,連堵了兩天的馬桶終於通了,都成了她耳中的天籟之聲。這是累著,甜美著,心甘情願著,咧咧叨叨地放不下著,這是一個女人的修行,而家,就是她的道場。"賢德的女子,讓她的家人一無所缺。她好像商船,從遠方運糧來。"我在波城冬日身上看到了箴言書裏對有福女子的描述,也看到了上天給予她的回報---圍繞她的,是誌向高遠的女兒,暖心體貼的兒子,還有擔當棟梁的丈夫。

職場,是海外華人寫作中的短板,欠缺。而我相信對西方社會的最真實了解,其實應該來自普通納稅人在經年累月的謀生碰撞中積累的切身體會。感謝波城冬日給讀者們補上了一課。我們海外華人,傳奇發家的固然有,邊緣掙紮的難免有,但是更多的,則是像波城冬日這樣,像你我這樣,踏踏實實地求學,工作,早九晚五,比肩主流。對我們的付出,社會也慷慨地給予了回報。我們談不上富有,但是人到中年,都有了一份知足常樂,歲月靜好。西方的職場,似乎無情,卻也有情。我們終於在職場的一次次陶煉中,明白了家庭的珍貴; 而當家庭煩惱,理剪不斷的時候,職場又成了短暫逃避的棲息之地。職場還是我們觀察人生百態的窗口,比如波城冬日筆下的同事喬安,樂觀自強,仗義執言,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時光飛逝,轉眼數十載,日子安穩了,孩子長大了。當年躊躇滿誌,揮揮手奔向遠方的海外遊子,如今最牽腸掛肚的,是家鄉一年年老去的父母,每當念及,痛徹無奈。波城冬日在書中分享了她對至親的綿綿思念。爸爸的酒,媽媽的菜,父母的相濡以沫,原生家庭裏的相親相愛。因著分離,"海外的中秋是一個寂寞的節日","吃的不是月餅,是鄉愁,是流年中難舍的情懷"...而到了中年的我們,麵對長成的孩子,縱然萬般不舍,卻又毅然地把他們送上了奔向未來的路途,那份果敢,一如我們父母的當年。人,就是這樣,代代相傳,而那一直托著我們的,是對更高更好的憧憬和盼望。

波城冬日來自上海。她的文字如同她的家鄉,既有弄堂鄰裏的煙火氣,又有海派人家的典雅風; 既有江南的娟秀清麗芬芳,又有都市的明快繁華現代。她的文字總是帶著活力和溫度,大大方方地展露著自己的天然個性和生命底色: 她是熱情洋溢的,她是俏皮活潑的,她是聰明伶俐的,她是善惡分明的,她是知恩念舊的。

讀著波城冬日的散文,你會禁不住被她感染,而發出和她類似的感觸: 看遍生活真相,仍覺人間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