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的中庸之道
文章來源: 思韻如藍2019-01-12 18:35:24

這篇名字起得宏大,其實隻是些家庭內部的趣味小對話。

我帶著孩子們外出,總是讓她們幫我一起警醒路況。孩子們說,坐爸爸開的車"安心睡覺",坐媽媽開的車"大呼小叫"。最近一次Shopping,我從停車位倒後退出時,又依常規要求孩子們幫我觀望。事後小寶說:"媽媽,我們的車已經蠻老舊了。S家的車從來不要回頭察看,也不用鑰匙來開關。" 我樂了,故意逗她:"寶寶你看,這家與家不同,有的窮,有的富。從前英國的民間故事裏就有個羅賓漢,專門把富人的錢財劫了,分給窮人。你覺得這是不是很好啊?"小寶猶猶豫豫:"嗯…not really...""為什麽呀?"她有點不好意思:"What if someday I become rich myself..."

孩子們放假後活動不停,去朋友家遊泳,去同學家生日聚會,去夥伴家play date。我接接送送中也見識了不少家庭,真正感受到了一個"沒有窮人"的中等社區。我知道世界比孩子們看到的更大,於是拷問她們:"你們幸運地生長在富裕國家裏的中等社區,而世界上大多數人並不如此幸運,你們會放棄自己的擁有,去周濟別人嗎?" 小寶不喜歡簡單的yes or no。她繞著圈子說:"Basically I believe everybody should try their best...Also mommy, I...I don't want to be eaten! " "這話怎講?""Mommy, didn't you tell me once that a top billionaire' s grandson was eaten by a group of uncivilized islanders? " 哎喲,想起來了,有次我讀到洛克菲勒的後人故事,其中家族的第四代出了個叫Michael的人類學家,他年紀輕輕登陸到巴布亞新幾內亞附近的原始島嶼去考察,被島上的土著吃了。當時隨口把故事跟娃添油加醋了一番,沒想她不但記住,而且竟成了她不熱衷奉獻行善的借口! 我,我是不是該給孩子這樣洗腦: 落後地區的人們淳樸善良,知足樂命,智慧通達,自然和諧? 隻是我也不sure,世界的本來麵目,自己其實真又知道多少?

小寶吃飯細致認真,對待喂養自身生命的職責,執行得幾乎虔誠。我一旁看著撲哧笑了:"你可真拿自己當回事兒啊!"她回答:"媽媽,你不是說過,愛自己就是最好的愛父母嗎?"

小寶在給爸爸的聖誕卡片上寫到: "爸爸,我長大了要照顧你,給你買新衣,帶你去沒到過的地方玩。最主要的,我長大了,你不需要為英語不好而苦惱了,讓我來教你。永遠愛你的女兒,Sophia。" 這卡片被先生藏在胸口,沒事拿出來看。

大寶鋼琴不好好練,屢教不改。我看出老師明顯偏愛小寶了。這天,老師又訓斥大寶,還用褒揚妹妹來刺激姐姐。我也在一旁憤怒幫腔。大寶眼淚汪汪地擤著鼻子。突然,沙發上坐著讀書的小寶跳起來:"媽媽,這鋼琴我不學了!"咋啦這是?! 我和老師驚呆了。老師忙哄:"妹妹一直學得好啊,妹妹一點問題都沒有的喲!" 小寶不理會老師,隻盯著我:"媽媽,就在此刻,我不再喜歡鋼琴了!" 我和老師都嚇得不作聲了。輪到小寶上課了,她照常平靜地與老師配合著,不卑不亢地麵對老師近乎討好的態度。事後我跟小寶交流,她承認,她依然喜歡鋼琴,但是不能容忍姐姐受委屈:"媽媽,我們應該允許姐姐,just be her happy self! "

這個聖誕節,笨媽我又毫無意外地掛了彩: 大統華超市買回的真空包裝鹽水鴨,一刀落下,鴨子無恙,手指噴紅! 在一旁寫卡片的小寶即刻衝將過來,迅速搬椅子登高,抱出櫃子最高處藏放的急救箱,取出棉紗,為我緊急包紮止血。等我平靜下來,小寶指指案上安然的熟鴨逗我:"鴨鴨沒被染色吧?不然待會兒拿到朋友家,人家以後可能再不會邀請咱們了,嘻嘻! But no worries , mommy, I always love you! " 過兩天拆換包紮時,傷口粘連,已經無法分離。小寶拿出小酒杯,倒了小小橄欖油:"媽媽不急,試試用油浸泡。上次我手指受傷,醫生就是這麽做的,it worked. " 小寶又一次救了媽媽。她給我擦拭後換上幹淨的棉紗,摟著我:"媽媽,do you think I might be qualified to become a good doctor in the future ?""能,能!"我傻傻地感動著,眼前回放起幾年前小寶受傷的事件,吃驚那麽小的孩子,對細節如此記憶猶新。

那次先生的兩個同學從中國來,我們在自家後院燒烤接待。我給孩子們換上漂亮的花裙。嬌美可人的女兒,是先生唯一拿得出"炫耀"的資本。眾樂之間,大寶淘氣,突然推拉廚房連通後院的玻璃門,一下夾住小寶的手! 小寶不聲不響地上樓了。先生不放心,讓我去查看。我上樓時發現樓梯上遺落點點血跡!小寶房門緊閉,我急忙推開,孩子的裙子上也是血。小寶見我,讓我先關門,然後衝到我懷裏哭了。"你怎麽不哭不喊啊?!"我心疼極了。"我不想讓爸爸著急尷尬。姐姐不是有意的。"客人走後先生內疚自責,立刻帶小寶去看醫生。而六歲的小寶,則默默記住了醫生的操作。今天的小寶在十歲之際,已經學以致用,效仿著幫助媽媽了。

兩個月前的一大早,小寶一咕嚕翻身下床:"今天是外婆的生日,我要第一個向她祝賀。"我將信將疑地拿出手機讓她發出微信問候。末了我加了一句:"媽,今天真是你的生日啊?"媽媽在那頭哭了:"糊塗媽生了個有心娃啊!這孩子就是不一般啊!我從小到大,無論娘家還是婆家,從來沒人在乎過我的生日,如今是外孫女把我放在心裏了,值了,我知足了!"小寶說她將來不但要學習工作好,還要結婚做母親,還不能象媽媽這樣太遲太晚,因為"我希望外婆外公能有機會當上太婆太公!" 爸爸媽媽聽了,說這將是他們人生新的目標,又找到好好活著的動力了。

小寶兩年前考上天才班後,回家流了眼淚:"媽媽,我離開home school後會想念過去的老師們。"小寶到了新的學校,依舊順風順水地成長著。今年她的老師Ms. D,口碑在華人家長圈裏有點折扣。D比較liberal,不是嚴師出高徒的類型,也不符合華人重視學術的傳統理念。小寶為老師辯護:"媽媽,你不是批評我過於完美主義嗎?Ms. D強調的是growth mind,對糾正我有幫助。是Ms. D教會了我不要膽怯,告訴我犯錯誤是允許的。我喜歡她!"家長會的時候我工作忙沒法去學校,Ms. D打來辦公室與我telephone meeting。我重複了小寶的話。Ms. D說,幸虧約了電話,不然要讓你看見我的眼淚了,太感動了。Ms. D告訴我,她來自窮苦家庭,是知識學術讓她脫離貧困,擁有decent living,所以她並不是華人家長理解的那麽liberal。"I would rather label myself as old-fashioned,""對於孩子成長,我希望大家看得高遠一點,心胸和眼光,自律和堅持,比一時的分數更重要。"

想想小寶,年齡和天地都還這麽有限,已經從愛自己,愛父母,愛手足,愛祖輩,愛師長,一路展開。隨著她的年歲和經曆,這愛的名單會越拉越長。小寶鍾情長情,摯愛生命中的每一個親人,珍惜旅途中的每一個相遇。用心演繹自己的角色,勇敢擔負天賜的責任,這,已經足夠小寶此生充實,忙碌不已,難怪她對遙遠的巴布亞新幾內亞全然不感興趣。小寶換位設想,己所不欲,勿強於人。她後來解釋:"媽媽,我若富餘,我一定會給。但我喜歡用自己選定的方式去給,而不想被強逼。"她也不要做羅賓漢。

愛是藝術,愛是智慧,愛中有取舍,愛裏藏親疏。即使是超越自我的博愛,也要符合天地之道,順應人間倫常。聖經說,不要行善過度,免得自取滅亡。"舍身飼虎"之所以沒能感動我,乃因這樣的愛違背了上帝所造世界之本源,侮辱了大自然的氣象萬千,勃勃生機。縱觀現今世界,沒有boundary, 沒有bottomline, 愈演愈烈,沒譜沒設的普世泛愛,也帶給我詭異的感覺,仿佛嗅到一股末世的頹廢之氣。

真正的愛,會開出美麗的花,結出良善的果,是蓬勃盎然的Cycle of Life 。真正的愛,是日出日落,潮漲潮退,是從不食言,永不止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