濫竽充數也是一種幸福
文章來源: 思韻如藍2018-05-05 08:09:36

"Crosby Heights Music Band 勇奪金銀大獎!

Atlantic Festivals of Music,是加拿大一項非常盛大的音樂節。此音樂節開始於1995年,至今也有23年的曆史了。每年大約有3000多名加拿大六個省的Grade4 至Grade12的學生和音樂專業人士參加此次盛會,其影響力已逐漸擴大到美國及亞洲一些國家。2018年的音樂會在安省London的Western Ontario University舉行。Crosby Heights Public School 派出100多學生的強大陣容,積極備戰此次盛會。共有兩隻樂隊參賽,其中一隻,穎脫而出,獲得冠軍,將代表安省參加2019年,在首都Ottawa的加拿大全國的音樂比賽。有幸女兒是其中的一員。第二支隊伍,獲得了第二名,惜敗。感謝學校老師的辛勤工作和付出,才能培養出這麽好的學生。也感謝我們眾多的華人父母、義工,全程陪伴和照顧孩子們!

孩子們,我們為你們驕傲!Crosby Heights,我們為你們自豪!"

先一字不漏地把大寶同學的爸爸在家長微信群裏的原話抄襲一遍。

一直把"群"當雞肋,紛飛的碎片信息來不及地刪: 轉貼刪視頻也刪,媚俗刪雞湯也刪,搞笑刪悲情也刪,崇洋刪國粹也刪,左言刪右論也刪,再後來,幹脆全群連鍋端地刪。不過初中,高中,大學,研究所,畢竟是生命中的路過,多年後回國才聯係上的。漫長歲月裏咀嚼往事以寬慰寂寞心靈的滋味尚未忘卻,我不想又一次遺丟了。暫時無味,我也留著,不再決絕。

隻有兩寶各自的班級家長群一直為我這等低能健忘媽提供著實用的幫助。天才班在我們北城有點"清華"班的性質,所以家長們都建"群"互通。冬日的風雪早晨校車取消,如何協調接送; 學期結束帶上孩子老少全家組織班級公園聚餐,聯誼互動; 哪家娃娃病假缺課沒有拿到作業,代請群裏上傳,等等諸如此類的方便,都在點擊間輕鬆完成。據我觀察,我們這一代的華人父母,虎少羊多。孩子們被推的不多,被慣的不少。畢竟,年齡和閱曆都拓寬了我們對"幸福人生"的理解。

昨天前天,大寶第一次獨立出遠門,跟隨學校樂隊去安省小城倫敦參加音樂節的表演比賽。五位媽媽加一位爸爸隨團誌願,不斷在群裏更新孩子們的動向。群裏沸騰了: "多謝前方記者媽媽們報道,真的很給力!" "家裏好安靜,群裏好熱鬧。" 大家的心思都被傳來的圖片吸引,拚命辨認自己的娃。"媽媽們放心,夥食不差,有吃有喝,還有音樂聽,有舞跳,回去酒店再徹夜聊個天,日子過得滋潤著呢。"誌願媽媽的話太善解人意了!

這幫小混世魔王,看你們鬧騰,明天上台洋相!我一邊撲哧笑,一邊想: 娃太順了,該有點挫折也好。第二天回家,隻關注娃平安的媽媽見到娃,心就安定了。漫不經心再看微信,咋,還得了金牌第一?! "Yes, yes, we got Gold! Mommy, it's so so much fun!" 大寶一蹦三尺,興奮不已。

我不禁感慨: 寓教於樂,並非遙不可及。大寶鋼琴彈得雞飛狗跳,低處瓶頸徘徊,前景無可展望。我氣: 反複灌輸高大上的道理也無濟。我歎: 沒有發自內心的喜歡終是牽強。然而在校隊裏吹笛,我從未留意,她開開心心地就輕鬆融入了。真是: 獨樂樂不如眾樂樂,濫竽充數也是一種幸福! 在樂隊與好朋友玩鬧著練習,是否更符合人性?我如今拿孩子當鏡子,想看清人之初未被扭曲時該有的樣式,好嗬護這份純真不再重複遭受違背人性的蹂躪,也好順帶解決自己的捆綁問題:這不,在外苦幹悶幹還是不盡人意,孩子,我願你永遠沒有我的這份擰巴!

俗人我打開演出的視頻鏈接,也沒聽出個道道,反正浮躁之心沒有被小魔王們帶出什麽升華來。外公不同意:"我仔細地聽了兩遍娜娜所在的樂隊的演奏,三支曲目各有其旋律及風格,表現校園生活的生龍活虎、未來憧憬及多姿多彩。樂隊之所以由銅管、木管及打擊樂器構成(沒有弦樂器加入其中)就是這個道理。娜娜在前排左二,吹短笛者均在前排,全是女孩子。娜娜參加這樣的活動,是培養娃娃藝術氣質的絕佳機會。不要小看公立學校中天才班的培養水平!" 真是個學究外公!

孩子,媽媽幫你記下童年的一次快樂經曆,好讓你成年後覺得人生值得回顧。你是幸運的,有充沛激情的老師,有純真無暇的夥伴,還有那麽多愛心滿滿的阿姨叔叔,"小時候被愛,是你今後一輩子的鎧甲"。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