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鵝”的故事帶給我的啟發
文章來源: 思韻如藍2018-01-09 06:26:47

大寶對我的英語越來越不耐煩了。她忘了媽媽早年陪著她朗讀兒童書的啟蒙之恩了,也忘了給她解讀簡易版人物傳記時的諄諄教導了。現在媽媽的閱讀趕不上她了,尤其是精疲力盡的一天之後。當她看到我努力用手指在字行間劃動,強逼自己進入狀態時,驚叫起來:"媽媽,我簡直不相信,你還在進行這樣的幼稚園式閱讀,好了好了,我知道你幫不了我了!"小寶在一旁大笑。我放棄地合上孩子們指定我讀的書,麻木地傻笑,我已經不會悲也不會惱了。

孩子們終究是孩子,不一會兒,又粘過來:"媽媽,這篇你幫我看看吧!"我怕她急我的愚鈍,趕緊說:"讓媽媽躲到小屋裏專心讀吧,讀完了再跟你探討。"於是我果斷撤離,藏了自己。
 
手上的4頁閱讀作業,顯然是老師從一本書上複印下來的,我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簡單而淺顯的故事耐人尋味,讀後意猶未盡。以下是我的中文概述:
 
---我那天在小鎮瞥見了"老虎"。當時他正在小路上的一個倉庫前從卡車上卸貨。他粗壯的胳膊上滿是刺青,肚子大得象水泥袋,他看起來潦倒而垂喪,毫無神采。感慨萬千的我一下子被帶回到了童年時代。
 
想當年"老虎"和我大姐Christine相戀時,兩人好比金童玉女。"老虎"是高中的運動健將,沒人敢惹。我們這些弟妹小不點兒,對"老虎"又粉又怕。他身手矯捷,打擊精準,我們被他玩笑"整治"一下,疼得淚閃都不敢吱聲。還記得他永遠不離口香糖,隨其心不在焉的咀嚼我可以聞到飄過的薄荷氣味。
 
那年我們的小妹用自己不到一元的積蓄買了隻鵝寶寶。我們愛極了它。鵝一天天長大,雪白優雅,與我們親密無間。一天傍晚,"老虎"來我家接Christine去參加鄉間舞會。時候還早,他們逗留門前跟大家一起消磨黃昏。我們三三兩兩,小打小鬧,遠處的搖椅上坐著我們的祖父。祖父是個古怪的人,他言語不多,許多處世做法直到我們成人後才恍然體悟。
 
鵝晃悠悠地來到Christine和"老虎"跟前。它似乎總是很著迷Christine的金發。這時"老虎"突然抓住鵝的脖子提起了它,在鵝的掙紮扭動中,在我們的目瞪口呆下,出其不意地吐出口香糖,以迅雷不及掩耳之速將那粘物塞進了鵝嘴巴上的鼻洞裏。他在狂笑中拋開了鵝。我們看到驚詫的鵝又是轉圈又是蹦跳,就像我們遊泳後跳著想要蹦出耳朵裏的水,我們也笑開了。再看下去,鵝受不了了,它開始向著石頭,院牆,房柱等硬物撞擊,鵝毛飛舞,嘴角破裂。"老虎"笑瘋了。我們的心顫抖了,笑變成了哭,我們要去救鵝。
 
一直沉默的祖父走過來攔住了我們。他怎麽了,竟然跟"老虎"勾肩搭背地笑! 我恨他們!這時原先也哄笑的Christine跳起來衝向房裏,我看到了她臉上的淚! Christine前腳離開,祖父嘎然而止。他一揮手,我們衝上去抱過了鵝。祖父極溫柔又利索地將鵝的鼻子清理幹淨。鵝帶著傷痛連跑帶飛地奔向附近的池塘。
 
時間到了,"老虎"讓Sheila妹妹去喚Christine。Sheila出來說姐姐頭疼,舞會去不了了。"老虎"臉色尷尬,無聊了幾分鍾,開著他那老破車絕塵而去。我們的鵝,從此再也沒有親近過我們。我們永遠失去了它的信任。
 
我姐姐Christine如今有著美滿的婚姻。她的丈夫在多倫多大學教書,他們可愛的孩子已經12歲了。
 
我們成人後經常聚會。我們談的最多的就是天國裏的祖父。我們不斷地重新理解他,認識他。隻是,"鵝"是我們記憶裏的傷心片段,我們都不再提起。今天,當我再見到"老虎",我驟然明白,其實,我們對祖父的智慧,遠遠沒有完全領悟,而他,至死也沒有解釋。---
 
這麽鄉土的故事,對生活在現代的我和孩子,帶來的啟發超過了"哈姆雷特"。讀罷,我跟大寶開始探討。大寶讀出: 祖父從來就不看好"老虎",但是不便明說,否則適得其反。一來"老虎"在膚淺文化中,是酷的代表,霸的象征; 二來如果直接否定了Christne的選擇和審美,對正在形成獨立自尊的女孩,多少帶來傷害和打擊。我說正是,大寶你讀懂了!所以祖父平日不語,而當時機到來時,他為了讓Christine認清"老虎",不惜延遲拯救鵝,甚至自己登台陪"老虎"演戲,讓"老虎"演個盡性,亮得徹底!如果他當即製止了"老虎",Christine也許隻把這種行為當做男友又一次"充滿陽剛"的遊戲而已。祖父讓Christine看清真相,自己判斷,自己定奪,這是多麽聰明的做法。
 
大寶說,要是媽媽,肯定嘮叨個沒完。我笑了,確實,何時"忠言逆耳",何時"沉默是金",是情商,更是智慧。這個功課,我還差得太多。我想象自己的女兒帶回來個"老虎",我一定從"頭腦簡單,四肢發達"開始諷刺,再借著口香糖攻擊"舉止輕佻,儀態放浪"(我忘了自己火車上睡醒後也會往嘴裏扔塊口香糖),在鵝事件上更痛心疾首指責"低級趣味,心靈空虛"。最後叫囂的當是"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 等我過足了嘴癮,估計女兒也氣跑了。而這位祖父,什麽也沒說,孩子自己做出了判斷。
 
不過凡事往三觀上牽扯可是我的嗜好,怎肯輕易罷休。我還是不甘放棄地跟大寶強調:"寶啊,你看,幸虧這文章是西人寫的,否則那些所謂西化了的人又要說中國人怎麽怎麽充滿歧見了。其實,對待什麽是體麵,什麽是風雅,古今中外的標準都是一致的。"老虎"也並不是罪大惡極的人,但是擇偶,合適與否,對於未來幸福,天上地下啊!你認人識人千萬不要小看細節,這不是上綱上線,事實上,細節就是人性的不自覺流露,真實地暴露了一個人最深處的本質。媽媽平日嘮叨,就是讓你能象Christine一樣,培養出對美醜的分辯。Christine一時迷惑,但是她的底線被觸動時,會馬上清醒,而這底線就是成長中潛移默化的積累呀!"
 
我還沒有對女兒說的是: 女兒,萬物有靈,各為其美,說得不錯; 眾生平等,無謂高低,也是正確。但是作為女孩,媽媽似乎並不希望你無原則地"博愛"。你需要分辯,趨良避惡,甚至小小的"偏見"也未嚐不可。你需要自保,莫把自己當作世界的救主,要知道黑暗會吞噬,哪怕點點的"自私"也不為過。你需要說不,當你最深處柔軟的地方被刺痛時,相信你的心,別讓大腦控製你,因為世道的荒謬可能洗了你的腦,這時你稍稍的"決絕"並非冷漠。
 
女兒,你正在長大,你要麵臨的是無時無刻都不離美醜對峙的世界。我祝你一路平安。媽媽會安靜了自己的嘴,少些嘮叨; 開啟自己的心,多些禱告。我願意在陪你成長的過程中把真善美的種子撒入你的心田,又在你擁有獨立人格後將尊重和信任的權柄交到你的手裏。如果,如果必要,媽媽也會象那個祖父一樣,不惜顫巍巍地跳上戲台,做回拙劣的演員,把世界的真相演給你看。你也許煩我厭我,但是當你到了媽媽的年紀,能對自己的孩子說:"我終於懂得了母親",那我即使已經在天上,也會笑出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