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回家的日子--花絮
文章來源: 暖冬cool夏2021-11-10 09:50:23
女兒從9/28回家到今日11/09回去,在家整整六個星期。今晚的餐桌上少了一個人,看著空缺的座位,心裏還是有幾分失落的。我們倆就著一些剩菜剩飯草草吃完了事,然後開始跟蹤起飛機抵達的情況。
 
~~~女兒的到來讓我們原本已經習慣了的清靜生活一下子又變得忙碌了起來。如果用一個字概括,那就是-忙。忙著做飯,忙著買菜,忙著陪女兒。女兒好吃,喜歡吃的飯菜最好不要重複吃,否則喜歡的會變成不喜歡吃了。所以我常常為下一頓吃什麽犯愁。六個星期裏,買過外賣,吃過餐館,自己挖空心思做飯做菜。最後一個周日趁著改冬令時起得早一些,還一個人開到海邊想買海鮮,結果攤位空空的,隻剩一個攤位賣著一種小小的類似sole的鞋底魚,說是其他的魚和攤位周六都賣完了。一家人這次吃了三次點心,一次是特意開很遠的路專門去吃。女兒說,出去吃點心一是喜歡點心,二是因為點心花樣多,媽媽也不太會做。聽到這句話,老媽找來網上視頻,學做蝦餃,學做蒸排骨,臨走前一晚還心血來潮學做腸粉,結果腸粉做的是徹底失敗:)) 周二為了送她,改成在家上班。中午,熱了從Costco買的clam chowder, 還有周日剩下的烤麵包(女兒做的意大利麵包,很好吃)加上牛油果,又炒了個土豆絲,熱了魚,就想著簡單吃一點,大家都在上著班,她也沒有太多心情好好吃。等女兒吃完上樓,某人發話了,說我是虎頭蛇尾,最後一頓應該做點好吃的給她留點下次回家的念想。
可我實在是黔鹿技窮了!
 
~~~女兒在家的一個多月,一家人開始了飯後散步的習慣。那是怎樣的半個小時時光啊,一家人放下手上的一切(包括手機:)),在有月無月的夜空下散著步說著話,暢所欲言。走了一些天後,發現自己右膝蓋走多了疼。所以一日晚飯後,我在廚房收拾,對某人說,"今晚你們去吧,我膝蓋不舒服就不去了"。幾分鍾後,某人來傳話,說女兒說,媽媽不去,那她也就不去散步了。聽罷,我立馬停下手中的活,拖著有點不舒服的右腳,舍命陪君子去了,之後再也沒有拉下一次。
一日飯後散步,我讓女兒走在中間,還開著玩笑說,"公主走在中間,兩邊有護駕人員"。說完了又怕她不知道"公主"為何物,不料人家一下子說出了是princess。某人在一旁插話道,"我把你寫的那篇馬裏布博文forwarded給她了。" 我轉頭問她,"你讀懂了,媽媽寫得如何?","寫得還可以,But I am more interested in reading the comments." Bingo! 在此要感謝網友們,尤其要感謝北京妞的那一聲"Princess J",她肯定讀了心裏喜滋滋的。
 
~~~某人以前形容我們母女、父女關係時最喜歡說的一句話是,"她跟你是英美關係,跟我是中美關係"。所以當朋友恭喜他說,你的小棉襖回家來了,他會說,女兒跟她媽更親。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關係也在微妙地變化著。子承父業,兩人的共同語言越來越多,彼此之間對工作性質的理解加深。她爸不止一次說,自己恨不能把自己腦瓜子裏的東西一股腦倒出來做成一張芯片植入她的腦子。說那話時,那種愛從心裏流出,溢於言表,女兒一定感受到了。
 
又一日,我右手大拇指在給女兒剝山竹時,被硬硬的果皮刺破,發炎腫痛得做不了事,連頭發都紮不起來了。我拿著橡皮筋讓某人幫忙紮,某人笨手笨腳地紮不起來。我隨口說了一句,"結婚這麽多年,你確實也沒有給我紮過頭發。" 在屋內的女兒聽見了,開始為爸爸打抱不平了,走出來對著我說,"To be fair, 你一直是短發。" :))
大拇指發炎了,洗碗這些自然落到某人頭上。某人洗碗倒是洗得很幹淨,也願意洗,但是一邊洗,一邊會嘮叨--飯菜做太多了,鍋子買太多了,碗筷太多了。。。
一日,我問女兒,是爸爸嘮叨還是媽媽嘮叨? 要是在以前,她十有八九會旗幟鮮明地站在我這邊,可現在不一樣了。"各有各的嘮叨",嗬嗬,學會各打五十大板了:))
 
~~~女兒手機裏裝有Tiktok, 常常跟我分享裏麵當紅網紅的視頻。這真是個年輕人的世界。而老爸則一而再再而三地極力推薦她"頭條",說看"頭條"可以幫助學中文,頭條後麵的algorithm做的比抖音還要好。女兒遲遲不動心,不動手,還借口說,裝一個"頭條"要錢,要$0.99。老爸多次勸說無效,最後一晚上竟然手拿著一張$1的美幣,說,錢我出,你給個麵子,裝吧:)) 女兒最終給了麵子,裝上了。問題是她會去看嗎?
 
~~~最後兩個星期,女兒幾乎每天晚上拉著我們一起看電視,她subscribe的HBO裏的節目。我們看最新出的Succession,搞笑的Curb your Enthusiasm. 當笑聲在秋夜傳揚,日子仿佛回到了從前--十幾年二十年前一家人每周六一起看英劇Keep up the Appearance, 那時的歡樂今日再現。女兒還是從前的女兒。
 
~~~每一次裝箱都覺得行李箱太小,裝不了什麽東西就滿了,原本想讓她帶上這個那個的,最後都塞不下,隻好說,下一次吧。臨行前的最後一晚,她爸讓她整理行李箱,自己站在一旁指導,如何最優化地利用小小的空間。女兒蹲在那裏擺弄著,突然起身對爸爸說,"你幫我弄"。仗著自己明天就要離家的女兒,說話語氣裏有幾分罕有的撒嬌,然後徑自一個人上了樓。一分鍾前還攔著我,不讓我插手,說我剝奪她學習機會的某人沒有片刻猶豫地蹲下來,一邊自言自語道,"女孩子撒撒嬌是好的。" 老爸那顆柔軟的心怎經得起女兒的一句懇求:))
 
~~~今天機場送別,當我目送她遠去的背影,眼淚還是下來了。路旁一位老美太太見之,對我說了一句,"They come. They grow up and then they leave. It's sad. But this is the way it is."
 
是啊,養兒養女就是一種付出,長期的付出,十幾二十年,或許更長,嘔心瀝血。等把他們養大成人,我們自己也老了,而陪伴我們的唯有數不清的記憶裏的畫麵,時不時翻出來一遍遍咀嚼--孩提時那張能融化人心的笑臉,看到媽媽下班回家時的眼神,踉踉蹌蹌撲向母親懷抱的一幕幕,一聲聲mommy的叫喚。。。時光就這麽倒流著--這或許就是養孩過程中得到的回報。
 
女兒有一天晚上動情地對我說,"媽媽,我很愛你。你老了,我會照顧你的。" 女兒不是一個會甜言蜜語的人,我相信這話是她的心裏話,至少是她現在的真實想法。我當時聽了心裏很感動,女兒有這個心就夠了。但是,我知道人很多時候是心有餘而力不足。想想自己這麽多年離開父母,其實是談不上照顧父母的。我自然是不指望將來孩子來照顧我,隻希望自己身體好,不拖累他人,不拖累孩子,健健康康地活著,安安靜靜地離去。。。
 
我曾經說過一句話,人生從五十歲走起,細細想來,還真是這樣。孩子在時,時間是屬於孩子和這個家的,現在孩子走了,才有了真正屬於我自己的時間,這樣的日子其實並不多。珍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