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國散記 (二) 古城西安
文章來源: 暖冬cool夏2017-06-16 23:46:51
這次回國的一大行程是帶女兒和父母一起去西安遊玩。其實西安我自己也是第一次去。五月下旬,我們坐上了從上海到西安的高鐵,沿途經過一馬平川的中原,遼闊的土地上黃綠相間,黃澄澄的麥田與綠樹互相輝映,如詩如畫。
列車行駛將近6個小時後,我們到了西安。在西安的三四天裏,我們走馬觀花地看了以下幾個景點:
 
漢陽陵(抵達的第一天下午)
華清寺 (第二天跟攜程團,推薦攜程團,網上定,價格非常公道,服務也好)
兵馬俑 (同上)
秦王陵 (同上)
西安博物館 (第三天,免費,但需要一早排隊拿票,記得帶證件,外國護照也認)
大雁塔(第三天)
碑林 (第三天)
古城牆 (第三天)
 
總而言之,西安景點的門票都比較貴,大的景點150塊一張, 小一點的景點50塊一張。老人七十歲以上憑身份證免費,學生證有便宜,但我們沒有帶,所以具體便宜多少不得而知。
 
西安是十三朝古都,隨處可見一些仿唐朝建築風格的建築。白天我們行走在大大小小的文物展覽中心,在中原烈日下登上驪山,鳥瞰西安城。我們走進大雁塔,感受當年唐僧取經的艱辛;我們踏入碑林,欣賞論語、詩經、古詩古詞,它們或遒勁剛毅、或靈空飄逸地被刻在石碑上, 風吹雨打後斑駁,但依稀可見。我們又趕在日落前爬上了古城牆,一覽當年的防守攻禦的氣勢;我們看秦磚漢瓦,聽講解員講曆史典故,講為什麽今天我們說“買東西”,而不是“買南北”,了解曆史的同時,也明白了成語“涇渭分明”的出處。當夜幕降臨,我們走街串巷於熱鬧的鍾鼓樓,看彩燈下的古城散發出獨有的古樸,想象著當年秦漢唐盛世時的景象。最後還遊性未減地去了回民街夜市,品嚐美食,走訪中國最大的清真寺...
 
 
 
 
當然西安的重點是兵馬俑,世界級的文物遺產。雖然無數次在電視書本裏看到兵馬俑的錄像或照片,但當我們身臨其境,還是被眼前恢宏的氣勢所折服。坑道裏那栩栩如生的人物和馬展現的是幾千年前工匠精湛工藝, 古人的聰明才智也得到很好體現。雖然,我們為皇帝的揮霍,為自己死後能繼續享受榮華富貴而傾其財力、人力、物力打造這樣的地下宮殿而震驚,但同時也感謝他們的這種舉動,如果不是將這些寶貝埋在土裏,或許我們後人根本不可能在幾千年後依然能一睹風采和曾經的輝煌, 連連的戰爭烽火、文革、破四舊等等運動或許早已將它們毀於人世。
 
 
當我坐在回上海的高鐵上,腦海裏還在一幕幕地在回放古城西安的所見所聞。雖然秦始皇以殘暴出名,雖然他焚書坑儒,但是曆史還是以它獨特的方式留下那個朝代的痕跡,它的深厚,它的精髓,留給當今世人巨大的文化遺產。再想想我們坐的高鐵,一小時速度高達300公裏,把上海到西安的距離縮短到六小時。這個名揚四海的發展建設,N年後,或許可以算是我們將來可以留給後人的遺產,一個時代前進的物證。但除此之外,我們還應該留下些什麽?回想起自己在江南火車站、廣場看到滿大街的洋廣告(例如貝斯特 best等等),不中不洋,不倫不類,我想,在這個瞬息萬變的時代, 一個兼收並蓄的時代,我們能否像唐朝鼎盛時期一樣,既學習西方文化,又充分保留自己的文化精華,升華並傳揚之?我們活在一個文化興起並兼容的時代,而不是自我文化被侵襲、沉淪或被取代的時代。
 
這次行程裏最讓人欣慰的是女兒對中國曆史產生的興趣,讓我覺得不虛此行。或許我們早該帶她來的,或許是因為她已經長大了。遺憾的是行程太短,有些地方連走馬觀花、蜻蜓點水都算不上。因為時間上的限製,沒能去華山,沒能去法門寺。如果說,西安像一部厚厚的史書,裏麵一定有許多流傳下來的故事,尋常百姓的,帝王將相的,我們三天的旅行隻夠匆匆翻翻前麵幾頁短短的簡介。
 
不知今生還沒有機會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