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還能見到螢火蟲嗎?這真的很重要!(視頻)
文章來源: 加成2016-07-18 04:51:08

 

讀了《尋螢者》一文,五味雜陳。作為科學工作者,我對中國大陸研究螢火蟲的第一個博士傅新華,麵對眾人“研究螢火蟲有什麽用”的質疑,多年來執著學術、甘坐冷板凳的精神,深為感佩。同時我有三點感想。

感想之一,傅博士指出,在中國大陸,螢火蟲的生存已經到了種族存亡的臨界點。在城市裏螢火蟲基本滅絕,以致95%的城市孩子從未見過螢火蟲。在農村,由於農藥和化肥的大量使用,螢火蟲的數量也在逐年減少。然而螢火蟲並非可有可無,它是國際上公認的環境指示物種,它在哪裏消失,就表示那裏的環境變惡劣了。傅博士研究的意義之一,就在於此。

感想之二,筆者居住的紐約曼哈頓,乃世界聞名的人口密集、商業繁榮之地。傅博士可能有所不知,就在曼哈頓西側臨近哈得遜河的河邊公園裏,生活著大批螢火蟲,在夏夜裏引得許多孩子與之嘻戲。就連筆者居住的小區草地,夏夜裏也常見三三兩兩的螢火蟲飛過。對此景色,我們習以為常,覺得理當如此。讀了《尋螢者》一文才明白,由於我們有幸生活在一個良好的環境裏,才有螢火蟲來陪伴。對此,我們新移民要懂得感恩、更要懂得愛惜。

感想之三,現在中國大陸對科學研究的投入增加,但是大量經費被科研大鱷掌控。如擠進向諾貝爾獎衝刺的名單,更是富得流油,經費花不完。反之,傅博士的螢火蟲研究屬於冷門,被認為“意義不大”。他所有的研究工具,竟隻有一輛自行車和一個傻瓜相機。直到2007年,他才申請到第一筆研究經費。讀到這裏,我真不知道該為他高興還是悲哀。高興者,是因為他的研究終於被認可、名正言順了。悲哀者,是因為他僅僅申請到3萬6千元,不是美元,是人民幣。這點點錢,同七八個達官貴人花公款吃喝一頓的消費大致相當。然而就由於申請到這點可憐巴巴的錢,傅博士興奮得在實驗室裏幾乎狂叫了一夜!讀到這裏,怎能不令人心酸?

冀望《尋螢者》一文的刊出,能引起中國政府和公眾的重視,救救對螢火蟲的研究,救救螢火蟲,因為拯救螢火蟲就是拯救人們賴以生存的環境。傅博士說他有一個夢想:未來的中國孩子們能夠在夏夜躺在郊外草地上,一邊數天上的繁星,一邊數飛來飛去的螢火蟲。我以為傅博士的夢想,比起大而無當、不知所雲的“中國夢”,要實在和可行得多。

(視頻取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