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字——錢鍾書
文章來源: ≠paleink2005-03-30 05:21:52

(一七)練字


所謂一字者,現成在此,然非讀書窮理,求此一字終不可得。蓋理不徹則語不能入情,學不富則詞不能給意,若是乎一字恰好之難也。 ”


( 1 ) (黃庭堅)《荊南簽判向和卿用予六言見惠次韻奉酬》第三首: “ 安排一字有神。 ” 天社注:“前輩詩曰:吟安一個字。”按盧延讓《苦吟》雲①:“ 吟安一個字,拈斷數 莖須 ” ;又《全唐詩》載無名氏句雲②: “ 一個字未穩,數宵心不閑。 ” 前者 “ 行布 ” , 句在篇中也;此之“安排”,字在句內也。《《文心雕龍》·練字》篇曰:“善為文者,富 於萬篇,貧於一字。一字非少,相避為難也 ” ;避重免複,卑無高論。《風骨》篇曰: “捶字堅而難移”,則可為安穩之的詮矣。昌黎《紀夢》曰:“壯非少者哦七言,六字 常語一字難 ” ,其亦謂一字之難安穩歟(參觀《管錐編》 1217 頁)。夫曰 “ 安排 ” ,曰 “安”,曰“穩”,則“難”不盡在於字麵之選擇新警,而複在於句中之位置貼適,俾 此一字與句中乃至篇中他字相處無間,相得益彰。倘用某字,固足以見巧出奇,而入句 不能適館如歸,卻似生客闖座,或金屑入眼,於是乎雖愛必捐,別求朋合。蓋非就字以選字,乃就章句而選字。儒貝爾③有妙語曰:“欲用一佳字,須先為之妥覓位置處。” 正斯之謂。 江西派中人侈說煉字,如範元實言 “ 句法以一字為工”④,方虛穀言 “ 句眼”⑤, 皆主好句須好字。其說易墮一邊。山穀言“安排一字”,乃示字而出位失所,雖好非寶, 以其不成好句也。足矯末派之偏宕矣。宋次道《春明退朝錄》卷上記宋子京曰⑥: “ 人 之屬文,自〔有〕穩當字,第初思之未至也。”強行父《唐子西文錄》曰⑦:“等閑一 字放過則不可。作詩自有穩當字,第思之未至也。 ” 《朱子語類》卷一百二十九曰⑧: “蘇子由有一段⑨,論人做文章,自有合用底字,隻是下不著。”又如鄭齊叔雲⑩:做 文字自有穩底字,隻是人思量不著。橫渠雲⑾:發明道理,惟命字難。要之做文字,下 字實是難。因改謝表曰:“作文自有穩字,古之能文者,才用便用著這樣字,如今不免 去搜索修改。”錢澄之尤有味乎言之⑿。《田間文集》卷八《詩說贈魏丹石》曰:“造句心欲細而句欲苦,是以貴苦吟。情事必求其真,詞義必期其確,而所爭隻在一字之間。 此一字確矣而不典,典矣而不顯,顯矣而不響,皆非吾之所許也。賈浪仙雲⒀:‘吟安 一個字,拈斷數莖髭。 ’” 又同卷《陳官儀詩說》曰: “ 見三唐近體詩,設詞造句,洵 是良工心苦。未有不由苦吟而得者也。句工隻有一字之間,此一字無他奇,恰好而已。 異域評文,心契理符。如古羅馬佛朗 圖諄諄教人搜索妥當之字,無他字可以易之者。古天竺論師以臥榻之安適,喻一字之穩當。不容同義字取替。法國布瓦洛⒁有句雲:“一字安排深得力”。近世福樓拜倡言行 文首務⒂,以一字狀難寫之境,如在目前;字無取乎詭異也,惟其是耳;屬詞構句,韻 諧節雅。即援布瓦洛之句為己張目。複雲:“意義確切之字必亦為聲音和美之字”。蓋策勳於一字者,初非隻字偏善,孤標翹出,而須安排具美,配合協同。一字得力,正緣 一字得所也。茲字狀物如睹,非僅義切,並須音和;與錢澄之所謂:“必顯,必確,必 響 ” ,方得為一字之安而恰好,寧非造車合轍哉。澄之談藝殊精,識力在並世同宗牧齋 之上,此即嚐鼎之一臠。然竊自笑食馬肝未為知味耳。又按《《文心雕龍》·練字》已標 “ 重出 ” 、 “ 同字相犯 ” 為 “ 近世 ” 文 “ 忌 ” ,唐以來五七言近體詩更斤斤於避一字複 用。進而忌一篇中用事同出一處。如王驥德《曲律》卷三《論用事》第二十一雲⒃: “用得古人成語恰好,亦是快事,然隻許單用一句。要雙句須別處另尋一句對之。”吳天章雯《蓮洋集》⒄卷六《斐然納姬》:“清秋誰和杜秋詩,寂寞樊川惱髩絲。漫言春 到花盈樹,遙看陰成子滿枝”,翁覃溪批⒅:“三用小杜事,於章法似可商。”方植之 《昭昧詹言》⒆卷一謂“用事忌出一處、一書”,舉“荊凡”對“臧穀”為例。法國古典主義祖師馬雷伯評詩⒇,力戒同字重出之弊;並時作者亦頗化於其說。晚近福樓拜尤 慘淡經營,刻意不犯同字,而複深歎斯事之苦;不啻作法自困,景附者卻不乏其人。後來鄧南遮 (21) 大言嘩眾,至謂一字在三頁後重出,便刺渠耳。《雕龍》所拈 “ 練字 ” 禁 忌,西方古今詩文作者固戚戚有同心焉,並揚搉之。( 326—329 頁)   
①盧延讓:唐代作家。 ②《全唐詩》:清康熙敕編,由彭定求等人編成,九百卷。 ③儒貝爾:十八、九世紀法國倫理學家。 ④範元實:宋代作家範仲溫字。撰有《潛溪詩眼》。 ⑤方虛穀:元代作家方回號。編《瀛奎律髓》四十九卷。 ⑥宋次道:宋代作家宋敏求字。撰有《春明退潮錄》三卷。宋子京:宋作家宋祁字。 ⑦強行父:宋作家強幼安字。撰有《唐子西文錄》一卷。 ⑧《朱子語類》:宋朱熹語錄,門生黎靖德輯,一百四十卷。 ⑨蘇子由:宋蘇轍字。 ⑩鄭齊叔:朱熹的學生。 ⑾橫渠:張載,宋理學家。郿縣橫渠鎮人,世稱橫渠先生。 ⑿錢澄之:清代作家,本名錢秉鐙。撰有《田間集》十卷。 ⒀賈浪仙:唐代詩人賈島字。 ⒁布瓦洛:十七、八世紀法國文學批評家、作家。 ⒂福樓拜:十九世紀法國批判現實主義小說家。 ⒃王驥德:明作曲家,有《曲律》四卷。 ⒄《蓮洋集》:清吳雯撰,二十卷。 ⒅翁覃溪:清翁方綱號。 ⒆《昭昧詹言》:清方東樹(字植之)撰,十卷,又續八卷,續錄二卷。 ⒇馬雷伯:十六、七世紀法國詩人。 (21) 鄧南遮: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期,意大利詩人、小說家、劇作家。
這一則從設詞造句避免重複的角度講煉字。黃庭堅詩雲:“安排一字有神”, 盧延 讓詩雲:“吟安一個字,拈斷數莖須。”劉勰《風骨篇》講“捶字堅而難移”,韓愈詩 雲吟七言 “ 六字常語一字難 ” 。《管錐編》 1217 頁講陸雲《與兄平原(陸機)書》一八: “‘徹’與‘察’皆不與‘日’韻,思惟不可得,願賜此一字。”所強調的都是字在句 內要安排妥貼,而不全在於選字是否新警。因為無論作文寫詩,不能就字選字,而是要 就全句,甚至全篇選字。儒貝爾說,為佳字“妥覓位置”也是這番意思。江西詩派中的 一些人講煉字,強調的多是就字選字,如範仲溫說: “ 以一字為工 ” ,方回說 “ 句眼 ” 等,皆主張“好句須好字”,而沒有講句子在篇中的安排,僅僅講字在句中的安排。劉 勰在《練字篇》說 “ 善為文者,富於萬篇,貧於一字 ” ,這 “ 一字 ” 便是強幼安 “ 思之 未至”的“穩當字”,也就是朱熹說的“隻是下不著”的“合用底字”,朱熹的學生也 覺得 “ 穩底字 ”“ 思量不著 ” ,張載也講下字實難,可見選字之難。錢秉鐙說唐近體詩 設詞造句佳者,皆“由苦吟而得”,認為“句工隻有一字之間,此一字無他奇,恰好而 已 ” ,但是,此一字 “ 非讀書窮理 ”“ 終不可得 ” 。錢氏貴苦吟,追求情事真,詞義確, 要求“此一字”必典、必顯、必響,認為隻有理必徹,學必富,才能使語入情,使詞合 意。 可見,劉勰所謂 “ 難移 ” 之字,強幼安所謂 “ 穩當字 ” ,朱熹所謂 “ 合用底字 ” , 錢秉鐙所謂“恰好”的字,古羅馬佛朗圖教人搜索“無他字可以易之”的字,幾乎是同 一個意思,要求詩文講究一個字的安排,穩當到 “ 不容同義字取替 ” 的程度。 劉勰在《《文心雕龍》·練字》篇中還指出“重出”、“同字相犯”是魏晉南北朝時期 的文忌,唐以後的五七言近體也忌一字複用,甚至忌用事同出一處,一直到清代,翁方 綱評吳雯用事,四句詩“清秋誰和杜秋詩,寂寞樊川惱髩絲。漫言春到花盈樹,遙看陰 成子滿枝。 ” 第一句 “ 杜秋詩 ” ,指杜牧作的《杜秋娘》詩;第二句 “ 樊川 ” 指杜牧, “惱髩絲”指杜牧“髩絲禪榻畔”句;第四句“陰成子滿枝”,用杜牧“綠葉成陰子滿 枝 ” 句。其中一二四三句用杜牧事,並將此提高到章法上看待,十分嚴格。方東樹引詩: “已知臧穀為同失,未審荊凡定孰存。”上句用《莊子·駢拇》,記臧(奴隸)與穀 (孩子)二人牧羊,臧挾策讀書,穀賭博,二人皆亡羊。下句用《莊子 · 田子方》: “楚王與凡君坐。少焉,楚王左右曰‘凡亡’者三。凡君曰:‘凡之亡也,不足以喪吾 存 ’…… 則楚之存不足以存存。由是觀之,則凡未始亡,而楚未始存也。 ” 這是說,凡 君說,凡國的滅亡,不能使我滅亡,我還存在。那末楚國的存在,不能使存在的楚王永 遠存在下去,即楚國雖在,楚王也會死去。即凡未嚐亡,楚未嚐存。這裏的凡指凡君還 活著,這裏的楚,指楚王還要死的。這兩句詩,都用《莊子》典故,方東樹認為不可。 西方談藝者馬雷伯評詩,福樓拜寫作,均講究 “ 不犯同字 ” ,可見,中外古今詩文作家 在煉字問題上,意見是相同的。 continue reading......《談藝錄》讀本選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