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國2023,病毒無覓處
文章來源: 迪兒2023-04-23 18:02:38

去年年底,中國在沒有絲毫準備的情況下驟然開放,引發慘烈的疫情海嘯,我在國內的親友,幾乎沒有不中招的。我的爸爸和舅舅,兩個風燭殘年的老人,留在了這場恐怖的災難中。親曆過這場劫難的,無不膽戰心驚心有餘悸。縱使是無條件擁護政府的人,也無法理解如此不計後果的突然開放。

弟弟一直很疑惑,一家人都很小心,也不知道是在哪裏染上的,甚至不知道是誰先得病的。那天,他覺得喉嚨痛身上發冷,問媽媽,我媽也說嗓子發癢。兩個人對染病還有點將信將疑,為了保護臥床的爸爸,決定做好防護,在家裏戴上口罩。結果口罩還沒來得及戴,爸爸的房間已經傳出了咳嗽聲。

回家之後,打電話問候和同城的表叔表嬸。表叔表嬸是親友中僅有的沒有陽的,依舊處在草木皆兵的恐慌中。他們已經超過一個月沒有下過樓,也沒有接觸過任何人。他們的生活供給,全靠兩個女兒買了放在門口,甚至過年都沒敢讓女兒們回來。我明白老人的意思,當即表示等疫情緩解些,再上門拜訪。又過了一個多月,老兩口終於熬不住,帶著口罩顫顫巍巍出門,結束了自我禁閉,我也終於獲準去看望了他們。

恐懼歸恐懼,憤怒歸憤怒,普通老百姓總要過日子,而且要努力把日子過好。到家翌日,弟媳來看我,邀我第二天去逛店。弟媳對病毒極其敏感,疫情在武漢爆發時,弟弟因為照顧爸爸必須出門。每次回來,弟媳都在他進屋前,對他噴灑一番。弟弟不勝其煩,抱怨被她當成了病毒。我有點疑惑,你確定嗎,外麵病毒還在傳播呢。弟媳說,怕啥,咱陽過了。是呀,怕啥,既然回來了,大不了再陽一次,我舍命陪弟媳了。

這是一家疫情中開業的購物中心,曆經時嚴時鬆的封控,能熬過來太不容易了。也許因為不是周末,裝潢考究的品牌服裝店門可羅雀。超市“華潤萬家”大的有點像宜家,生熟食品琳琅滿目,各種餐具和廚房家電漂亮的讓人愛不釋手。這是我給媽媽看好的“美的”牌電飯煲,它設計簡潔操作簡單,適合玩不轉電器的老年人。

頂樓的餐飲區是不一樣的風景,不同風味的餐館,一家接著一家,人氣都集中在了這一層。在這明亮舒適的美食氛圍中,我摘掉口罩的同時,不自覺地卸下了內心的戒備。

送餐機器人

我還聽到景點爆滿的消息,據說,熱門景點大雁塔和大唐不夜城,晚間擠得水泄不通。說起來有點凡爾賽,別人不遠萬裏來朝拜的大雁塔和古城牆,到我家都是步行距離。那日,高中同學琪約我晚上逛不夜城。我和她從家裏出發,邊走邊聊,一會就到了大雁塔地鐵站,剛好和乘地鐵過來的嵐會和。地鐵站裏裏外外人山人海,我們和嵐近在咫尺,卻愣是看不到對方。

不想跟著年輕人軋鬧猛,我們專揀小街走,不覺中走到了我們的中學。曾經的名校85中,這些年排名下滑的厲害。畢業的時候,遙想過三十年後,老太太們的相逢不相識。光陰如梭,四十年一晃而過,依照我們那時的想象,現在的我們,已經老的該進墳墓了。

回程時,依舊人山人海,我遠遠拍了一張大雁塔,大雁塔前車水馬龍流光溢彩,讓我更加確信,病毒已經遠去。

回國前,朋友提醒我,到家就趕緊去居委會報到。據他說,國內現在管控嚴酷,不按規定報到的,罰款以天計數,而且是天價。我回到家就嘮叨報到的事,媽媽說,大過年的,社區不上班,遲兩天不礙事。過了年初五,媽媽領我去社區。我說明來意,遞上護照。值班的工作人員告訴我,以前的確有這方麵的規定,放開之後,已經不需要了。我不希望在這裏轉遞錯誤信息,而且,中國的事情時刻都會變,你若回國,還是要親自確認報到事宜。

中美交惡,加上疫情泛濫,這次回國,我是提著心屏著氣回去的。出發前,我清理了微信,反複提醒自己,老實待在家裏,絕不亂說亂動。幾天之後,我就找到了我熟悉的安穩的感覺,如同過去無數次回國一樣,如魚得水般自在伸展開來。

我一直想知道政府對於突然開放的說辭,以及對之前清零的評價。了解它們最直接的途徑,就是收看《新聞聯播》。每晚七點,我準時坐在電視機前。我從國內新聞,看到國際大事。結尾的部分,是春天的中國,每天一個地方,美輪美奐,從南方推移到北國。我看了許多天,都沒有看到疫情,也沒有看到病毒。

正月十五的早晨,嵐微信我。她說,當晚政府和各個單位都會放焰火,她可以開車帶我各處轉轉,體驗一下熱烈的氣氛。我表弟那天從上海來出差,晚上來看我們,我遺憾地謝絕了她的邀約。

表弟是媽媽這所大學建築係畢業的,已經是一家外資建築公司的合夥人了。表弟黃昏時分到,稍事休息,我們一起去吃他心心念念的肉夾饃。我的很多朋友,在西安度過四年的大學生活後,都自詡為西安人,更是西安美食的忠實粉絲。吃飽喝足後慢慢往回走,街道兩邊的樹上掛滿節日的紅燈籠,輝映著天上的滿月。

不遠處傳來連續的爆竹聲,天空變幻出一幅幅的火樹銀花,行政樓廣場站滿了雀躍的大人小孩。我們也融入狂歡的人群,和他們一起歡呼,和他們一起歡笑,和他們一起玩自拍。媽媽問表弟,這次回母校值得吧。表弟說,一輩子都忘不掉。

好多年了,我也回家很多次了,我從來沒有見到過這麽多人,那麽多歡樂的放飛自我的人。多年來,安全緣故,中國城市禁放焰火。物以稀為貴,這一年這一夜的焰火和歡笑,會留在很多人的記憶中。而消失了的疫情和病毒,會在煙花中現出模糊的麵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