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美國的品牌啟蒙 (上)
文章來源: 迪兒2021-01-10 17:13:21

前幾天讀到一位博主有關美國烘焙名店Dunkin Donuts的文,心生感慨,Dunkin Donuts是我在美國接觸的第一個品牌。現在,我知道的品牌恐怕數不清了,但是萬事開頭難,那些我最先了解的異國品牌,充當了我在美國的品牌啟蒙,構成了我移民生活的一部分。

Dunkin Donuts

來美國的時候正值暑期,老公平日出門上班,我初來咋到膽子小,多數時候和女兒宅在家中。晚飯後的全家散步,是一天的高潮,也是我和女兒最期待的放風時段。沿著我們公寓前的路往右走,很快就走到63 Dr 和Woodhaven Blvd的交叉口,那裏有一塊三角形的綠地,上麵放著幾張長椅。通常,我和老公坐在長椅上聊天,五歲的女兒蝴蝶一般圍著我們撒歡。

三角地的空氣中彌漫著濃重的帶著甜味的奶油香,讓我想起童年短暫停留上海時,西式糕餅店飄出的好聞的味道。上海在我的童年記憶裏,沒有畫麵,唯有濃得化不開的奶油香。現在想來,鬆軟的散發著濃鬱奶香的麵包,驚豔了我這個西北窮孩子的味蕾,在我的身上留下了誇張的味覺記憶。

每次到三角綠地,我都要念叨,我聞到了上海街上的奶油味,這附近有糕餅店嗎?老公不勝其煩,四周巡視了一番,指著路對麵的那家有著粉紅招牌的店說,應該是那家Donuts店散發出的味道。幾個月之後,我走進了那家店,花花綠綠的Donuts給人一種甜膩膩的感覺,讓我的興致大打折扣,Donuts真的是太甜了,讓我這個甜牙齒都招架不住。從那以後,再路過它家的時候,就不再注意到迷人的奶油香了。

現在的網絡真是方便,我搜了一下,20多年之後,那塊三角綠地還在,街對麵的那棟房子,還是粉紅色的Dunkin Donuts。我幾乎沒有再去過Dunkin Donuts,但是我記憶中的奶油香,已經從兒時的上海,換成了那家Dunkin Donuts, 街對麵的三角綠地,蝴蝶般的女兒,還有長椅上的年輕的我們。

看到下圖的三角綠地和路對麵的Dunkin Donuts店嗎。

Gap

不記得我是怎麽知道Gap這個牌子的,總之有一段時間,它是我知道的唯一的時裝品牌。

剛來的時候,穿的都是國內帶來的自以為時尚得體的行頭,仗著年輕,仗著無知無畏,自由自在地行走在異國街頭。和大多數女人一樣,手頭鬆快一點之後,衣櫥裏的衣服就不夠穿了。我在陸陸續續中,從頭到腳,添置了不少Gap。有一天,幫我帶兒子的阿姨羨慕地說,你衣櫥裏有好多Gap,你的名牌衣服真多呀。那年月的Gap,至少是勞動人民眼裏響當當的名牌。

Gap的消費者定位比較年輕,無論是款式還是版型,Gap並不適合我這種身材嬌小的人。隨著我認識越來越多的品牌,Gap很快從我的時尚寵兒變成了棄兒,個人感覺,Gap的品牌價值一直在下滑,我兒子女兒這一代年輕人,幾乎不會選擇這個牌子了。去年回國的時候,在購物中心看到一家Gap店,最醒目的標誌居然是全店甩賣,價格低得可以和國貨競爭了。

Banana Republic

這幾天,拜衝擊國會的川粉所賜,Banana Republic成了流行詞。有人哀歎,川普治理下的美國,從世人向往的燈塔,變成了香蕉共和國。Banana Republic是我知道的第二個服裝品牌,沒想到,香蕉共和國,還是一個真正的政治詞匯啊。我特別想知道,選擇Banana Republic這個名字的品牌創始人,當時是怎麽想的。

Banana Republic這個牌子,是我在紐約的好朋友小麗告訴我的。小麗的婆婆在曼哈頓開了一家幹洗店,老太太對Banana Republic非常推崇,說它家的襯衣是她見過的質量最過硬的,穿到底都不褪色不變形。於是,Banana Republic成了我心中的時尚大牌。那時候這個牌子的正價還是挺貴的,我時常去離家不遠的一家專賣店淘貨,見到折扣大尺寸合適的單品,毫不猶豫地收歸己有。

現在,我的衣櫃中隻剩一件它家的衣裙了,它是一條全毛質地的無袖洋裝。剪裁合體做工精細,滾邊是用做內襯的綢緞精心縫製而成。它和我兒子年紀差不多,有些地方還被蛀出了小孔,隨著職場的著裝風格越來越輕鬆自由,它的利用價值越來越低。盡管穿的時候要屏息收腹,我還是舍不得淘汰它。這條裙子,見證了Banana Republic對品質的曾經的堅持,這種執著,即使在現今更加昂貴和著名的大牌中,也已經不多見了。

Forever 21

隨著女兒進入青春期,Forever 21進入了我的視野。陪著女兒購物,我也會在店裏挑挑揀揀,找一些年輕但足夠低調的衣裙豐富我的衣櫥。就這樣,我用大女孩服裝區中有成熟感的衣服武裝了自己好幾年,好在那時候年輕,身材也還在線,並沒有特別突兀。

女兒離家,我開始回歸曾經熟悉的品牌,卻發現這些品牌的經營理念已經發生了改變。Banana Republic的高質量打了折扣,幾乎淪落到大賣場的水平。走進我曾經最中意的褲裝品牌店Express,冷色調的高級感沒有了,滿眼都是Bling Bling的Party風。曾經女性氣息十足的Anne Tyler,不要說年輕一代了,甚至無法取悅我這個熟透的大媽了。

跟著衣裝品牌一路走來,我發現了一個特別有趣的Trick。20多年前,我的體型屬於瘦削型的,我購衣的尺寸是美版最小的0或2號。這些年,自我感覺,已經超過豐滿向肥胖進軍了,許多品牌,我的號碼居然還是2號。這樣的改變,算是善意的欺騙嗎,反正我挺受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