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陰影下,幾乎成了行走的病毒
文章來源: 迪兒2020-03-25 12:33:17

許久沒有更新了。疫情之下,出了一趟遠門,還在自我隔離之中。現如今,新冠疫情愈演愈烈,一些全場作戰的海外華人,無論是身體還是精神,都處在了崩潰的邊緣,一點點風吹草動,都可能引起地動山搖。我這人天生膽小怕事,而今作為潛在的感染者,更是謹小慎微,生怕惹是生非。但是,這個特殊時期,我們的行蹤還是攪動了某些人的神經,為了回應不實的假設和猜忌,我決定寫寫這段時間我的真實經曆和心路曆程。

我們一行九人,參加了一個為期12天的土耳其旅行團。出發的時候,土耳其的病例數為零,美國和歐洲一些國家有了百位數字的病例,但是,政府和民眾大多處在盲目樂觀的狀態。行程結束的時候,土耳其出現了大約50例感染病例,美國和歐洲的疫情開始加速蔓延。整個行程順利得不能再順利,我還是覺得心有餘悸。讓我再做一次決定的話,我一定要會選擇相信自己的直覺,取消行程的。可惜,在一些關鍵節點,人生是沒有如果的,盡管我們目前感覺良好,完全解除警報,還要再等一個星期。

我們是3月18號從土耳其首都伊斯坦布爾經巴黎回到洛杉磯的。3月13日,川普下令禁止歐洲人進入美國。頃刻,恐慌蔓延,滯留歐洲的美國人開始迫不及待地往回趕。開始幾天,一票難求,飛機滿員,機場擁擠不堪,人們為了入關不得不等待好幾個小時。我們很幸運,躲過了最擁擠的時間段,回來的時候,飛機上已經有了不少空位,入關也不用排隊了。

僅僅經過了十幾天,和出發時的輕鬆淡定相比,無論是乘客還是機組人員,都顯得有點憂心忡忡了。也許因為口罩短缺,大約隻有一半的乘客戴口罩。很可能同樣是因為口罩短缺,即使到了如此危急的狀態,依然有不戴口罩的空服人員。和往常稍稍有點的不同是,除了兩次送餐之外,機組人員盡量避免出現在機艙中。我理解他們,忍不住替他們擔心,由於被動接觸世界各地的乘客,他們是最容易感染新冠的人群,如果不是因為沒有口罩,誰會拿自己的生命開玩笑。突如其來的疫情,讓多少毫無準備的人,被迫暴露在危險之中。

我們做了力所能及的防範,勤洗手,用Lysol濕紙巾清潔可能觸碰的表麵,並且全程佩戴口罩。飛行途中,每個人都得到一張表格,要求如實填寫自己的身體狀況。表格上列著CDC劃定的疫區,如果之前14天在疫區停留過,也需要如實報告。盡管土耳其已經有了病例,它依然沒有列在疫區名單上。

等候在機艙口的CDC工作人員戴著口罩和護目鏡,對下機的乘客施行一對一的詢問和檢查,有的人還接受了體溫測量。CDC官員看了我遞上的表格,給我了一份自行隔離的指導材料,神色輕鬆地說,Welcome back. You will be Okay. 懸著的心終於放下了一些,總算是有驚無險地回來了。如正如我們預料的,我們被建議在家自我隔離14天,每天給自己量兩次溫度,並注意有沒有發燒和呼吸急促等異常狀況。

CDC發的提示卡

因為與母國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海外華人是對新冠病毒最重視最敏感的人群,囤貨也是衝在前列。考慮到要出門,我沒有去采購,而且在離家之前,將冰箱裏剩下的蔬果送給了朋友。不要說未來兩周,不去買點東西,當晚就要餓肚子了。同行的其他幾家情況也差不多,於是我們合計著,回程路上去一趟華人超市,買一些生活必需品。

停車場取車上路,平時擁堵的高速一路暢通。華人超市貨源充足,秩序井然,顧客和工作人員幾乎都帶上了口罩。我們也帶著口罩,除了購物車裝得有點窮凶極惡之外,與其它購物者無異。鄰居老錢夫婦和我們一同出遊,也一起Car Pool去的機場。看著後車廂裏滿滿的蔬果,休眠許久的中國胃在複蘇,我們在車裏輕鬆談笑,憧憬著未來家裏蹲的日子。

第二天,錢太太發給我了幾個微信截屏。不想過多介入華人圈的八卦和紛爭,我的微信朋友不多,加入的群也不多。截屏中,一個我熟悉的朋友A,向我們同遊的W女士求證,她說社區中不少人都盯著我們的行動,有人報告我們下了飛機就去了99大華。得到證實之後,她又去另一個團友X女士的朋友圈留言,說是高估了我們,我們沒有隔離而是去了99大華,讓她非常失望。

我不由得為A,也為華人圈裏的某些人悲哀。病毒可怕,更可怕的是他們的無知和霸道。CDC建議旅行歸來的人自我隔離,但是,並沒有禁止他們在做好保護的前提下采買日常用品。她如果真的擔心,完全可以多問一句,了解一下我們是否做了必要的防護,而不是站在道德的製高點橫加指責。是誰賦予給了她社區警察的頭銜,又是誰給了她道德楷模的優越感。

我理解她對病毒的恐懼,但是,與人相處,一定的尊重,一定的信任,一定的界限還是需要的。一起爬山的時候,我曾經向她保證過,如果真的出行,回來一定按照政府的要求隔離。她不放心,特地在我是群主的一個群裏,要求出遊的人歸來隔離14天。接著,她又在另一個群裏,借著為我們禱告,要求我們回來隔離14天。我有自己的原則,不需要她的教誨,我沒有回複,作為無聲的抗議。

文學城的兩個網友知道我的旅行計劃,一個網友一直關注我的旅行動態,她特地提醒我,現在是敏感時期,最好等疫情明朗後再發遊記。我理解她的擔憂,也做了同樣的打算。微信中的風言風語,讓我改變了想法,與其繞著走,不如坦然地站出來。因為主動和被動的原因,我成了病毒的疑似接觸者,在我的這段經曆中,我比很多人都更加直接地感受到病毒帶來的恐懼,我也接觸到許多暴露在恐懼中,但不得不前行的個體。在這樣高壓環境下,我看到了人性脆弱的一麵,更看到了支撐人性的樂觀和堅強。

截至目前,我一切正常,但是還在觀察期,希望餘下的一個星期順利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