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被抑鬱撞了一下腰,天空漸朗
文章來源: 迪兒2019-10-23 17:10:10

牧師介紹的谘詢中心隸屬一家華人教會,屬於非盈利性組織。電話過去,前台的女士問我,想要心理輔導還是想吃藥,如果需要吃藥的話,中心無法提供這方麵的幫助。我當時並不知道,心理醫生隻做心理輔導,沒有處方權。我沒想過吃藥,當然要先做心理輔導。她說,周六有一位和我年齡相仿的女谘詢師,從相互理解的角度來看,應該比較適合我。

谘詢師衣著樸素麵相平和,普通話有明顯的台灣口音。我仿佛抓到了救命稻草,竹筒倒豆子一般講述了我的原生家庭,成長經曆,負麵性格的根源,這些年麵對的壓力,以及這次突發性失眠的始末。她關切地盯著我說:你現在經曆的一切,已經超出你的承受能力了,你的問題已經不能靠心理輔導解決了。你需要看Psychologist,也就是精神科醫生。還有,在這樣的狀態下長時間開車很不安全,我建議你申請Short Term Disability,在家休息一段,

我一時接受不了,我說,我思維正常,為什麽要看精神科醫生。我老公也在一旁幫腔,有這麽嚴重嗎?她不就是睡不著覺嗎?她說,睡不著覺是誘因,也是表相。你太太從年輕時就習慣於思慮,腦子在睡覺的時候都停不住。現在,她的身體已經承受不了這樣的思慮,睡眠才會發生問題,她的腦子生病了。

她見慣了我這樣的病人,有點失去了耐性:你們要知道,腦子也會生病的,和感冒發燒一樣普通一樣正常。可是,華人就是不重視,不願意麵對。我自己的兒子,青春期就看過精神科醫生,也吃過藥,現在還不是好好的。不接受,不去看醫生才是最愚蠢的。她不願再聽我祥林嫂般的車軲轆話,谘詢時間也差不多到了。

我和先生回到停車場,簡短商量一下,決定麵對現實,聽從她的建議。對於精神科醫生,我傾向於選擇華裔,我覺得,相同的文化背景,心理和精神層麵應該有一定的共通之處。華人區的許多診所周六是開診的,我們在網上搜尋附近的診所,希望當天看上醫生。已經是午餐時間了,打了好幾個電話,有些已經接近關門時間,有些隻能約在數天之後。隻有一個診所,問明了我們的保險後,答應我們立即過去。

前台除了一位小姑娘之外,還有一個比我要年長的女士,她是老板娘,正是她拍板答應當天接待我們的。那天診所不是很忙,老板娘給我一疊文件讓我填,然後坐在一旁指導我。她曾經是大醫院的Registered Nurse,丈夫決意來LA開診所,她隻好辭了工作幫助他。我的運氣真心好,要不是遇見老板娘,哪個前台願意周六下午臨時加病人。

評估報告非常長,第一部分是有關睡眠的,包括入睡困難和早醒的嚴重程度,做夢情況,睡眠質量等等,不少於十幾條。還有很多關於情緒,飲食,日常生活的,和我的關聯性不太大,我已經記不太清了。另外一部分,不適用於我,但是非常嚴重,我至今難忘,它包括幻聽,幻視,幻覺,自殘和自殺的念頭,還有殺人的念頭。老板娘看出我的擔心,特意寬慰我,她說,這是精神科門診的標準表格,我的情況屬於輕微的,又有很好的經濟條件和家庭支持,應該是容易好轉的。

醫生的診斷很明確,失眠引起的抑鬱,需要藥物治療。抑鬱症是一個和自殺聯係在一起,讓人談虎色變的病,我有無數的疑問,隻能先挑最關鍵的問了。首先,我想知道抗抑鬱藥的副作用;其二,都說抗抑鬱藥會增加自殺的概率,我在心理上抗拒這種藥。醫生說,沒有任何研究顯示抗抑鬱藥會增加自殺率;相反,抗抑鬱藥挽救了許多最終可能發展到自殺的病人;服藥期間自殺的人,是因為他們的病情太嚴重,用藥太遲,藥物還來不及改善他們的狀況。至於副作用,任何藥都有副作用。當一個藥的療效超過它的副作用時,就構成了用藥的理由。

醫生給我開了一種稱為Remeron的抗抑鬱藥。他說,這種藥最大的副作用是嗜睡,他正好利用它的副作用,在改善我情緒的同時改善我的睡眠。Remeron的最低治療計量是15毫克,醫生讓我睡前吃半粒7.5毫克,試一個星期。如果沒有明顯的副作用,複查之後從最低計量開始治療。一般情況下,治療兩周後可以看到一些改善,兩個月左右達到基本恢複。我還是怕睡不著,和醫生確認,試藥期間,我可以繼續服用那個催眠力超強Ambien。

告退之前,我和醫生商量,是否需要完全休息,專心治病。醫生說,他給我的這種藥非常安全,而且計量很低,不會影響我的清醒程度。他建議,如果工作壓力不是非常大的話,有一份常規的工作轉移注意力,對康複是有好處的。我很慶幸聽從了他的建議,工作帶來的充實感,減少了我胡思亂想,也有助於保持我對自己的信心。

一直擔心的抑鬱落下了實錘,而且,康複是一個長期的過程。該來的還是來了,我反而平靜下來,做好了打持久戰的準備。7.5毫克的藥量對我沒有什麽副作用,我依然睡不著,依然早醒。但是幾天之後,我的情緒好轉了一些;睡眠質量也顯著改善了一些;還有,醒來不再有那種無可抑製的心慌感和低落感了。

一周後,藥量加到15毫克,雖然是睡前服用,我還是不喜歡它帶來的短暫的輕微的暈眩感。醫生說,睡前的暈眩感不影響我的日常,而且,這種不適感會隨著時間減輕。但是,我對吃藥依舊排斥,我沒有完全聽從醫生的建議,而是選擇相信自己身體的反應,將藥量維持在7.5毫克。我的睡眠迅速恢複,我終於重新體會到久違的沉睡之後的滿足感了。我借著感恩節假期,下了巨大的決心,做了徹夜不眠的準備,徹底停了那個我痛恨又離不開的Ambien,徹底了了那樁心病。從開始看精神科醫生,到睡眠和生活恢複正常,我用了大約三周的時間。我將我的迅速恢複,歸功於及時獲得了及時對症的治療。

以後複診時,醫生樂意和我閑聊。我了解到,我的情況屬於單純又輕微的,醫生隻給我用了一種藥,因為我的堅持,甚至沒有達到最低的治療劑量。很多病症,需要同時用多種藥,劑量通常也大得多;要麵對嚴重得多的副作用;還要經曆漫長得多的治療;有一些病例,病情緩解之後需要終生服藥。因此我要說,抑鬱症可怕,但更可怕的是諱疾忌醫,延誤病情,錯過寶貴的治療時機。

我也從醫生那裏了解到,抗抑鬱藥的危害不一定比其它的藥物嚴重。比如,我先前服用的安眠藥Ambien,其實是一種管製性藥物,有很強的副作用和一定的成癮性。我之後服用的抗抑鬱藥Remeron,藥性溫和,也不會成癮,不在管製範圍內。因此,與其給自己設置諸多禁忌,不如相信醫生的專業判斷。

我遇見醫生太太的機會不多。他們雖然比我年長,卻有一個比我兒子還要小的老二,太太要照顧老二,不能天天來上班。我非常感謝她,她在我最需要的那天剛好在診所,接收了我,促成了我的快速康複。她有時也向我抱怨她的壓力,包括失眠。我和她開玩笑,要她放鬆一點,真的有問題了,現成的醫生就在身邊。這一切讓我意識到,壓力和不良情緒,會發生在任何人的身上。

我深知華人文化對心理和精神類問題的回避和偏見,除了少數親近的朋友,我很少分享這段經曆。因為體驗過心理精神因素對身心的影響,我比較關注這方麵的信息和相關的事件。我發現,我在的這個不算大的華人社區,嚴重到足以口口相傳的事件層出不窮。我常常想,有些情況,早點就醫,結果可能就會不一樣呢。這些年,我也看到一些積極的改變,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心理健康,接受醫生或學校的建議,為自己或家人尋找心理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