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了解的中國製造
文章來源: 迪兒2018-01-27 17:49:06

讀子喬關於矽穀科技公司開米其林食堂的文時,不由得感慨現在的資本家和教科書中讀到的不一樣了。子喬回複,也許國內的資本家還和教科書中的差不多。其實,現在國內的資本家,也和教科書中的不一樣了。

因為工作關係,我接觸過國內不少電子產品生產商。這些廠子的生產規模和技術實力,應該處在這個行業的中高端。我看到的中國製造,是現代化的廠房和機器設備。是如履薄冰但依然野心勃勃的企業主,是新一代自我意識強烈的產業工人,還有年輕但初具規模的研發團隊。下麵試著從幾個方麵,介紹一下我眼中的中國製造。

痛並快樂著的企業主

在日新月異競爭激烈的電子產品製造領域,擴大和更新生產力,是企業主麵對的一個風險巨大的挑戰。不做投資,無疑會被慢慢淘汰。投資,則需要有足夠的訂單支撐。這些年,國內製造業大洗牌,有更上一層樓的,也有被迫關門的。我在江西考察一家工廠時,和廠長有過一些接觸。他曾是東莞一家工廠的廠主,自己的工廠就倒閉了,朋友的工廠卻是越辦越好,還在江西開了新廠。朋友看中他的管理經驗,邀請他負責新廠的組建和運營,於是在這個偏僻的小縣城,他開始了新的打拚。在他身上,我看到了願賭服輸,看到他轉換跑道成為職業經理人後的敬業,還有對遠在深圳的家小的牽掛和責任。

我認識一個港資廠的女廠主。她畢業於UCLA,曾經是南加州一名安逸的年輕白領。隨著父輩的年邁,她責無旁貸地接手了家族企業。我看到她管理下欣欣向榮的工廠,也看到了她無法彌補的付出。她和我年齡相仿,唯一的女兒剛剛上小學。平日裏,女兒由菲傭照顧,她隻能周末回香港陪伴家人。我問她有沒有考慮將產業交給下一代,她的回答是根本不敢想,她也舍不得獨生女吃這樣的苦。

我還認識一個中學曆史教師出身的企業主。那次我們人多,廠裏出了兩部車來接我們,其中一輛是奔馳。到了工廠才意識到,奔馳車的司機就是廠主。他帶著我們跑了整整一天,考察下麵幾個分廠。那天我們一直工作到很晚,當他得知我當晚有個大學同學的晚餐聚會,不顧一天疲勞執意開車送我,總算讓我在餐館打烊前一小時趕到,他那像老友一般的關愛讓我感動。

我們在車上聊了很多,包括深圳高企的房價。沒想到他也慶幸早幾年買了房,否則也是下不了手了。他還和我聊起經營製造業的艱辛,主要是人力成本的攀升。現在的企業,必須為了員工提供五險一金,並正在麵對越來越有主見的工人。這一代工人,即使不是獨生子女,也是家裏的嬌嬌兒。為了讓他們安心工作,除了改善生活條件,企業早就開始關心工人們的文化生活了。為了吸引孩子們春節後回來上班,企業更是施展了渾身解數。即使這樣,春節後的用工荒,依然是一道繞不過去的坎。

智能手機時代的產業工人

在我看來,流水線絕對是一個天才的發明,它為操作者和機器提供了最完美最高效的結合。生產線上的工人,必須像機器一樣遵守規程。一個環節的延誤,帶來的是整條流水線的延誤。農家子弟依然流水線上的主力軍。比較人性化的是,手機可以被帶上生產線了,一邊工作,一邊戴著耳機聽音樂,是今天生產線上的普通畫麵。

工人的生活區和大學生宿舍很相似,在園區裏,有開水房,自動販售機,還有貼著周末郊遊和乒乓球比賽的廣告欄。脫去工裝的年輕人中,不乏陽光時尚的靚男美女。因為人口紅利的消失和人們對體力勞動的偏見,生產線工人的供需狀況早已改變。算上生活補貼,生產線工人的實際收入已經超過了剛入職的文秘人員。

現代化的生產線離不開精通技術的操作和維護人員,例如生產線的線長,質量管控員,還有機床的維護人員。他們中的很多人,是從普通的生產線工人一步一步提拔上來的。回中國的時候,總會感歎中國的活力和機會。這樣的機會,也屬於普通的勞動者。

成長中的研發團隊

擁有自己的研發團隊,是衡量企業的競爭力和實力的一個重要指標。和華為中興這些以研發為主的全球性公司相比,生產型公司的研發團隊隻能屬於小米加步槍的水平。我不期望那裏的工程師畢業於名校,也不認為任何工程師擁有碩士以上學曆。但是,實踐是最好的老師,創造價值的設計是最大的壓力和動力。當自己產品的專家,是這一類研發團隊的策略。

比起美國的研發人員,國內企業的研發人員太年輕了。對這些正在往前衝的年輕人來說,加班趕進度從來都不是問題。年輕的研發團隊,是中國速度的保證。當然,年輕也有它的壞處,小夥子們心氣高心眼活,攢夠了經驗就琢磨著跳槽了,項目中間換人的事時有發生。

中國製造的競爭力

我認為至少在電子產品這一塊,中國製造仍然擁有無可爭議的競爭力。

九十年代初去廣東,那時的工廠許多是生產玩具和服裝的。這些年,我已經很少在深圳,東莞周邊看到這一類的工廠了,我想,一個原因是製造業成本的提高,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是這種企業的產品技術含量低,供應鏈也相對簡單,容易轉到低成本的國家和地區。

電子產品的製作完全是一個係統工程。首先,電子產品裏的電子元件成百上千,光是元件采購這一塊,就需要有一套完整的供應鏈和有經驗的采購人員。其二,電子產品包括電路板的生產和細如發絲的元件的自動焊接,以及成型後的檢驗和調試。這一塊,是產品的核心,需要許多擁有編程經驗的高級技工。另外,產品機械方麵的設計,開模具和後續的生產,關乎到產品外觀和奢侈感,是產品的麵子,更是工廠製造能力的一大指標。

遷一個廠容易,建立起龐大完善的供應鏈就困難多了,培養出大批與製造業各個環節相關的專業人員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想近幾年內,蘋果手機還會在中國製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