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你總是教育我們要挑戰自己
文章來源: 迪兒2018-01-12 17:27:18

我有恐高症。現在回想起來,這個病症可以追溯到小時候。那次,媽媽單位有個一日遊,參觀唐朝永泰公主墓。媽媽帶上了我和弟弟。

唐代的帝王陵墓依山而建。永泰公主位不高權不重,她的墓所在的山充其量隻能算是一個小山包。無意間,我看見10歲左右的弟弟,獨自一人,沿著石階爬到了小山包的半中腰。感覺弟弟隨時會摔下來,不合常理的恐懼令我心慌腿軟。我聲嘶力竭地大喊,要他趕緊下來,弟弟根本不理我。我驚慌失措地向媽媽求救,媽媽無法理解我的焦慮,我的反常表現幾乎惹惱了她,礙於周圍都是熟人,媽媽假裝聽不見。

大學期間,我的恐高症不治而愈了。我想,大概是因為在最好的年齡,身心狀況都處在頂點的緣故。那幾年,我去過廬山,華山,還有峨眉山,不記得被恐高症困擾過。在華山上,我曾經很放鬆地站在懸崖邊,幾尺之外的腳下就是萬丈深淵。現在想想那個畫麵,身體都會情不自禁地縮在一起。

不知什麽時候,恐高症又回來了。最嚴重的時候,不願意站在四五層樓的陽台上,不喜歡接近高層的落地窗。這幾年經常爬山,恐高的症狀改善不少。不過我知道,我依然害怕沒有遮攔的陡峭的地方。家人知道我恐高,尤其是老公,從來不給我壓力,而且盡量幫助我避開不舒服的狀況。不曾想幾年前,和兒子單獨旅行,被兒子將了一軍。

那年兒子正上初中,趁著暑假,我帶他去東部玩。我們參加了一個尼亞加拉瀑布旅行團,其中的一項行程是參觀多倫多電視塔。來到塔的頂層,最吸引人的是一塊不算小的玻璃地板,透過玻璃往下看,是遙遠的地麵。地板內外擁著不少人,有在上麵如履薄冰的,有在上麵如走平地的,還有一上去就想往下蹲的。

我隻敢站在玻璃地板的外麵,但是,必須鼓勵兒子上去走走。兒子小心翼翼走上地板,他很快放鬆下來,自如地在上麵轉悠,甚至開始蹦蹦跳跳。我暗中鬆了一口氣,看樣子我沒把恐高症傳給兒子。

兒子回到我的身邊,開始和我討價還價,他說:媽媽,其實沒有那麽害怕,你應當試一試。我給你五塊錢,你上去站五分鍾好嗎。我說:不行,媽媽有恐高症。

兒子加大了賞金:那十塊吧。我依然拒絕。

兒子問:給你多少錢你會上去呢?一個Million怎麽樣?我說,多少錢我都不會上去。再說,你也沒有一個Million呀。我偷笑,小孩子模仿能力真強,也學會物質刺激了,可惜我們倆的實力不在一個數量級上。

兒子有點失望,很快,他換了一個戰術。他說:媽媽,你平時總是教育我們要挑戰自己。今天,你是不是也應該挑戰一下你自己呢?這下沒有退路了,這次如果不上去,以後怎麽教育他呢。我哆哆嗦嗦地上了玻璃地板,不自覺地往下蹲,伸出雙手扒住地板邊緣,起碼地板碎了,我的手還可以扒一扒。

兒子在旁邊說:媽媽,放鬆點,放鬆點。手鬆開,站起來。我不情願的鬆開手,顫顫巍巍地站起來。我盡量朝地板邊上靠,如果地板碎了,我應該來得及一步跨出去。

兒子不讓我有一絲幻想。他說:媽媽,別怕,往中間走。沒轍了,隻好小心翼翼往中間走,時間一到,趕緊逃了出來。那真是飽受煎熬的五分鍾,有時間要去翻翻那次旅行的照片,如果有我在上麵的留影的話,臉上一定是寫滿了無奈和故作鎮定。

突然覺得同情孩子們了。我們在撫育他們長大的同時,也將我們的希望,我們的夢想強加給了他們。子不教,父之過,要求孩子當然沒有錯 。不過,因為我們的急功近利,也因為孩子有限的話語權,我們忽略了孩子的個體差異和因材施教的重要性。孩子可能拚盡全力,也無法達到我們想要的高度。我們可以坦然接受了自己的平庸,也需要平心靜氣接受孩子的平庸。

還有,就是關於對自己的要求。兒子說的一點都沒錯,我們在要求孩子挑戰自己的同時,我們是不是更應該以身作則呢。即使無法成為孩子的榜樣,也應該努力活出精彩的自己。

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