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這份幾乎是“自虐”的工作
文章來源: 迪兒2016-12-02 17:38:30

昨天來回開了六的多小時的車,去90 miles 以外的一家實驗室為我設計的產品做EMI測試,通過屏蔽和濾波電路的改進,昨天的測試一路綠燈,歡呼一下。

每次高強度的工作和長時間開車之後,因為精神過於亢奮,我總會遭遇入睡困難。昨晚也一樣,躺了很久才睡著。早上被一陣奇怪的音樂吵醒,原來是身邊的老公正在玩他新買的手機。老公摸摸我的頭說,生日快樂,今天決定在家工作嗎?我說是的,他說那你就多睡會吧。

我已經沒有了睡意,兒子見我的第一句話也是生日問候。遠在西安的弟弟昨天就代表爸爸媽媽祝賀過了,剛才又接到女兒發來問候。昨天在實驗室裏還收到幾個同事的祝福。心中裝著滿滿的愛和感恩,還有工作上的如釋重負,今天的心情格外的愉快放鬆。突然想寫一寫我的職業和這份在老公和朋友眼裏是在自虐的工作。

我天性中感性的成分要多一些,理工方麵我也更偏愛力學機械等比較形象的科目。可惜的是,考大學時父母替我選了當時熱門的生物醫學儀器。這個專業有點像是萬精油,機械儀表醫學都學一點,本質更屬於控製和電子技術。我對電有一種天生的恐懼,鬧出的笑話可以另寫一篇文章分享了。

研究生畢業後先是去了大學的研究所,不願再過夢境裏常有代碼和電路的日子,很快跳槽到教研室當了一名教電路的老師。終於可以壯著膽子對著100多名學生上大課了,還沒怎麽享受為人師表傳道解惑的成就感,就辭職隨夫來到了美國。為了謀生隻好重操並不擅長的舊業,一轉眼竟也做了差不多20年,漸漸也修煉到代碼和電路不常入夢了。

剛拿到現在這份工作是在三年多前。當時許多朋友勸我考慮一下,原因是單程的距離將近40 Miles,而且公司在洛杉磯最擁堵的405號高速路上。當時經濟剛開始從衰退中複蘇,工作機會不是很多,更重要的是我考慮到這份工作幾乎可以用到我所有的經驗和技能。

每天的通勤是最絕望的。近幾年公司所在地被熱炒為矽灘,隨著越來越多的公司入駐,造成了房地產的瘋漲和越來越擁堵的交通。我每天的平均開車時間已經超過了三個小時。一個剛剛開始在那一帶工作的朋友告訴我,他嚐試過不同的工作時間,唯一完全不堵車的一次是他臨晨4:30從家裏出發。我已經過了生物鍾可以隨意調節的年齡,隻好忍受長時間的通勤。

我的早出晚歸攪了老公的好日子,不怎麽會做飯的他隻得開始學廚。有一陣他對我下最後通牒,你要麽辭工要麽換工作。我正色到,辭工還沒想好,也不想再經曆換工作的壓力,其它的你看著辦。朋友也常常勸我,經濟好了,工作機會也多了,為什麽不考慮換換呢。

剛開始不願意換工作真是因為不想承受換工作的壓力。開始一份新的工作,怎麽也得夾著尾巴努力表現一陣。同樣是做設計,每個公司產品不同,開發工具也不一樣,我已經過了對學新東西如饑似渴的年齡了。

越來越長的通勤還是耗盡了我的耐性,我向老板提出做Part Time或Contract。老板說我的級別沒有Part Time,Contractor不能保證收入他也不建議我做。他允許我不需調試電路時可以選擇在家工作。因為我的很多同事也在忍受著長時間通勤,我不願意太特殊,目前基本在家工作兩天。

再後來越來越覺得眼前的這份工作幾乎是為我量身打造的而舍不得離開了。多年的工作培養了我很強的係統觀念,這個長處在產品設計中可以發揮很大的作用。我在做電路設計的同時,通盤考慮工業設計師和機械設計師的要求,並會從電子產品設計和功能的角度,提供他們有價值的反饋。我大學的萬精油專業學的機械設計也派了用場,使得我理解機械工程師的設計時毫無障礙。

今天的電路設計包含了許多可編程的模塊。我是Firmware程序員起家,可編程模塊的設計和應用也正是我的強項。我在做的這個項目,在電路設計的同時,和芯片供應商之間關於代碼的修改和更新,我也都一手完成了。

我現在做的項目是一個USB3.1 Type C的產品。在我看來, USB是定義得最成功的有線通信協議。我從上世紀末開始接觸USB,曾經寫過USB1.1的通迅代碼,經曆USB2.0,現在又開始做USB3.1。USB協議也從最初的低速,到功能很強的高速,直到今天正在發展為可以傳送視頻和網絡信號,也可以傳送高電壓和大電流的超高速了。參與和見證USB相關技術和產品的發展,也是讓我覺得自豪的事情。

借著生日自誇一下吧,我正在做的這個產品有6層電路板,共有600多個元器件,可以承受和轉換100W的功率。除了超高速的USB以外,還可以傳送音頻和視頻以及網絡信息。常常也覺得壓力和責任太大,有撂挑子的念頭。也許等這個項目做完了,就退休也說不定呢。

用我的manager今年給我的一段review做結尾吧:迪兒's thirst for knowledge, attention to detail, and tenacity of execution make her an amazing asset to our engineering team, a pleasure to work wi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