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話不說
文章來源: 雨清2006-11-28 19:03:40

有話不說                                               雨清 (11/28/06)

不想說話的時候, 其實並非真的無話, 往往是因為有話想說, 卻說不出. 導致"說不出"的原因也有很多種. 可歸納起來, 堂而皇之的理由無非三大類: 時間不對, 地點(場合)不對, 人物(聽眾)不對. 無論多麽曲折離奇匪夷所思的原由, 也總能填空式地填入上麵其中一類. 順便提一句, 越來越佩服老祖宗在恐龍滅絕後就開始嘮叨的"天時地利人和", 這才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真理啊.

“欲說還休, 欲說還休, 卻道天涼好個秋”, 可謂大多數中國文人(不喜用“知識分子”這一稱謂)所津津樂道的境界, 其實, 這又何止是文人們的認同. 有話不說, 或者不說完, 或者說不完, 得到的是上至官員下至平民的一致推崇; 隻不過文人把這潛意識的國民認同進一步詩意化, 繼而上升到境界一說罷了. 即使在隻剩下"古往今來"四字牌匾的當代中國, 即使經曆過上世紀那個提倡”薄古厚今”的是非年代, 這一俗世裏的雅致表達依然保留著它獨特的魅力, 甚至還能在風霜之後回頭笑看那個年代留下的與"厚薄"有關但與倡導者動機無關的後果: 越來越薄的土地, 越來越厚的臉皮.

中華傳統文化裏, 素來以含蓄為美. 於是, 不說, 也是一種美. 含蓄, 就算落下了壓抑鬱悶之類的症狀, 也一樣的美; 這可以叫做壓抑美, 和缺陷美的道理是一樣的. 存在即意味著某種合理, 有點象種瓜得瓜種豆得豆那般無可厚非. 並且一旦種習慣了吃習慣了, 也就自然不用折磨腦細胞去思量這瓜到底是不是好瓜, 豆是不是好豆, 更何況這土壤還孕育出來這份, 就是我們常說的, 瑰麗的文明. “瑰麗”, 單看這形容詞的模樣, 便知道跟隨其後的名詞, 功能在於能供人沉醉. 於是太白仙人便號召“但願長醉不願醒”. 因為醒來了, 話就多了. 一旦說多了, 壓抑釋放完了, 哪裏還有壓抑美或者含蓄美? 所以還是醉了好, 醉了就成仙了; 國人想必很難個個都成仙, 但是努力向半仙靠攏, 也不是不可能的. 對文明的沉醉, 以及文明本身, 也由此而得以延續下去.

這種深具壓抑傾向的文化也有其貢獻. 貢獻之一, 就是逼迫出了極具爆發力的文字語言, 當然也包括數不勝數的作品. 說話裏語焉不詳, 自然便需要另外的途徑來達到一定的平衡. 文字, 便因了長期壓抑的暗湧而噴薄而出, 力量驚人, 也使得這個古老而偉大的民族, 對文字的癡迷, 畏懼與依賴, 從來就沒有停止過. 

網絡賦予了中文文字又一次生機. 而文字的發展, 又將幫助網絡到達另一個更新的格局. 中文與網絡, 從結合, 到配合, 將會是, 或已經是, 本世紀文化領域的"超級夢幻組合". 這是由其背後龐大的文化群體和內涵特性等因素共同決定的. 單純以宣泄欲表現欲等等詞語, 已不足以闡釋這一空前的局麵. 遊弋在千年文明裏的壓抑, 通過現代網絡的舞台, 以文字的形式加倍釋放出來. 這種爆發, 不清楚是否算始料不及, 但至少, 越往後, 越會是防不勝防. 回顧曆史, 從幾度的被遺棄, 到憑借虛擬空間尋找登峰造極, 還有之後可能麵臨的筋倦力疲, 文字如此的大落大起, 未必能令人一直保持樂觀的歡喜.

幾段侃下來, 似乎是, 文化的傳統, 文字的特性, 網絡的發展, 使說話已變得不那麽必要了. 嗬嗬, 瞎扯! 其實, 是在為我自己今天的沉默辯護而已. 本來, 暢所欲言的日子並不多. 得看"天時地利人和". 樂意表達時, 連吐出來的字兒, 也是和顏悅色, 含笑而來, 春暖花開; 反之, 就算開口了, 擠出來的字也半死不活地, 夥同在地底下匍匐著的心情, 所行之處, 摧枯拉朽草木凋零.  說到這, 腦海裏冷不防閃過一段基本上沒有多大意義的旁白: 細想來, LT無疑是位百年一遇的密友, 其最大特點就是, 能在自己不怎麽說話的同時, 恰到好處地誘使我多說話, 於是說著說著, 腦袋裏多繞幾圈我便也就忘記了開始時到底是想說呢還是不想說了. 也好, 難得糊塗. 這點上還沒謝LT呢.  突然明白,如果這段旁白會有意義, 也就在於此.

可今天真的就不想開口. 一個字都不想說. 誰勸也徒勞.  LT也不例外. 所以自個兒又甘心埋頭落入文字的圈套了. 原先碼的大多是歪詩斜詞, 字少好省事; 現在碼著碼著, 竟也開始有了點朝"出律","離譜"等等各個模糊方向模糊邁進的意思.

看著我在這上麵"亂碼", 估計在那邊暗暗發笑的至少有兩位, 一位是文字的同謀者: 網絡; 另一位就是LT.  無妨. 話還是沒說. 反正隻要碼字碼多了, 也就遂了他們的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