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1910-1919年街拍視頻學習筆記(五)
文章來源: 區分大小寫已經存在2016-03-20 14:42:57

十三、(10:28-11:11)出嫁

  • 背後的牌樓是克林德坊,所以這裏是東單北大街。

德國公使克林德1900年6月20日被清兵神機營領崔恩海擊斃於西總布胡同西口外(東單北大街上)。八國聯軍以此為借口入侵北京,盡管四天以前就已經向清朝宣戰,攻入了大沽口炮台。

《辛醜條約》談判中,1901年6月25日開工建造,1903年1月8日竣工按八國聯軍要求清廷在此地建了這個大理石牌樓,額題“克林德碑”。

這個牌坊後來被老百姓拆了。1918年一戰結束後修好搬進中山公園,額題改為“公理戰勝”。

解放後改為“保衛和平”,還在中山公園。

 

  • 畫麵左側,牌樓前有一小木頭房子,應該還是個警亭。見到幾個警亭了,都在交通要道附近。

 

  • 畫麵右側電線杆子上有路燈,是電燈。看了很多路燈多說兩句:

北京在沒有用電以前,用的是有紗罩或六角形玻璃罩的煤油燈,估計視頻裏自行直立、不在電線杆上的那種就是了。據記載,1870年後(光緒年間)前門大街、崇文門大街、地安門大街都有路燈,附近居民納捐維持,更夫負責添油點燈。到1911年北京共有這種煤油路燈5745盞。1929年到1943年,煤油燈陸續被電燈全部取代了。

北京最早的用電為皇家服務的。光緒十四年(1888年),李鴻章給慈禧買了一台發電機,安裝在紫禁城西牆外叫做西苑電燈公所,專攻宮廷使用。第一盞燈就設在慈禧的寢宮儀鑾殿(懷仁堂)。過了兩年又在頤和園建了頤和園電燈公所,專為頤和園供電。

最早的平民用電是德商包爾(一說是西門子貿易公司)1899年率先開辦,但主要供應洋人用電。1905年史履晉、蔣式惺、馮恕在前門西順城街26號(今前門西大街41號,北京電力公司現址)開辦京師華商電燈股份有限公司,1906年電廠建成投產,供應官府、商戶、和路燈8000多盞的照明用電。

下麵是京師華商電燈公分有限公司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