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功之前,沒人在乎你的自尊
文章來源: 朱頭山2024-05-13 12:26:10

昨晚看了發條張(電影最TOP博主)整理的解說1990年電視劇《北京人在紐約》的節目,竟然淚流滿麵,回想起自己到北美的20多年的曆程,仿佛過電影一樣。男一號王啟明(薑文飾)的經曆,引起我深深的共鳴!

《北京人在紐約》劇照

這個電視劇當時非常轟動,不但讓普通中國人了解了一些美國文化,生活的ABC,如綠卡,稅務規定,男女關係等,也以美國先進文化的角度,降維灌輸並強化了一種“叢林規則”。在這裏,叢林規則倒不是生死問題,而是,你要獲得別人的尊重和維持自己的自尊,隻有通過努力和鬥爭,獲得成功!

本來在北京屬於人上人的大提琴家王啟明在美國混不下去了,出門碰到個北京老鄉,想套近乎卻被人當拳擊沙袋打了一頓,出了口階級惡氣(那是個北京板爺,地位低下拉大板車的)。而他認為牢不可破的丈夫權也受到了挑戰。挑戰者,老婆的老板打上了門,公開說你這樣連自己都養不活的人,怎麽配得上這麽好的老婆!要打架,我不怕你,但我可以讓你打一頓,你老婆我是追定了!

連基本的自尊都維持不住了,他決定回國。臨別前找了有點好感的飯店老板娘阿春,不料阿春的一席話,把他嗆得無地自容
 

阿春:我討厭失敗者,我怕沾染上晦氣。
王起明:你說清楚誰是失敗者。我不是失敗者,我是厭倦,我討厭,我討厭他媽的紐約,我討厭他媽的美國,我討厭這的一切。
阿春:隻有成功的人,才配說這種話。
王起明:你太勢利。
阿春:是嗎?如果我勢利的話,就算你說對了,所以我才能生存下來,所以我才用不著回去。

阿春:美國既不是地獄,也不是天堂,是戰場。
阿春:在美國,我隻相信一件事情,成功或是失敗。

老婆出於同情,決定放棄老板的追求,和王起明一起回國。但在機場,王起明和老婆約定回國後的說辭,說總不能說在美國混不下去了,要離婚了?老婆反唇相譏,這些難道不是事實嗎?王起明意識到,女人也是勢利的,回去就是個離婚,就算不離婚,女人一輩子都會懷念被他毀掉的美國夢。種種的刺激,促使他作出了離婚,繼續在美國混的決定。電視劇裏,王起明最終取得了成功,贏回了自尊,甚至出錢讓美國最著名的樂隊為他伴奏演出了一把,捐錢讓醫學院錄取了前妻......

回想自己,在中國是家大公司的高管,神氣活現的過著燈紅酒綠,人五人六的生活。第一次到美國是參加一個公司資助的培訓項目,並沒有打算長待。還是在老婆的壓力下,她喜歡美國的生活,因此讓我去找找postdoc的工作以爭取在美國留下來,據說這種trainee的工作比較好找。麵試的機會倒真不少,但沒一個成的。那時我的英語和專業水平太差,也不虛心,簡曆都沒好好的準備。記得簡曆上有reward一欄,我以前當過城市的青年突擊手,這是很高的榮譽,我因此寫上young attacker. 這肯定讓人以為我是恐怖分子了。

以後總算找到一個工作,換了好多地方後有了一定的技能,才算在postdoc這個位置上穩定了下來。但受的氣也不少,特別是一些中國人老板,對中國人部下特別誅心,說的話也特別令人生氣。可能像這個電視劇裏那打人的板爺一樣的心態,白人黑人都不敢惹,別人到HR去告了可不好辦,但中國人知根知底的,侮辱你沒心理負擔!

很多次都受不了了,想回國,那當人上人的感覺多好!但我還是清醒的,故國已經回不去了,隻有堅持,一步一個腳印往前走。有時想退而求其次,當個技術員,或去學個開卡車之類的,很多人走上了這條路。但我老婆堅決不許我往下靠,說本來就是看上你讀書好有前程才嫁給你的,怎麽最後混成藍領了?就是在家呆著吃軟飯也不許去當技術員!

這種堅持終於結成了果實,現在我是一家跨國公司的principal scientist, 收入和成就感應該高於本地平均水平了。作為沒在北美讀過書,受過訓練的人,這個成就應該可以引以自傲了。

再看《北京人在紐約》,我還是認為,本劇灌輸給我們的這種叢林意識,依然是真理。我兒子中學時,我就和他說,那種什麽“your career follows your dreams"的雞湯,特別害人,這個世界沒有躺平者的位置。隻有成功,才能保證你的自尊!美國既不是地獄,也不是天堂,是戰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