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電影"Steve Jobs"
文章來源: everyday2016-01-08 20:17:50
 
 
去看"Steve Jobs"是LG的idea,他不但想看這部電影,還去買了他的自傳。我問他,為什麽這麽喜歡Steve Jobs?他說,去看他的電影和書,不代表他喜歡他,Steve Jobs太冷酷,太古怪了,所以想了解了解。 
 
電影拍得不錯,exceeded my expectation。記得當初有人對Micheal Fassbender演Steve Jobs是有異議的,理由之一好像是他和Jobs的hair color不一樣,但看完電影後,我覺得hair color,who cares!Micheal Fassbender有很硬的臉部線條和很冷的眼神,他演得很有味道,特別是中年的Jobs(LG的評價)。電影的節奏很快,因為我對background不是很熟悉,所以看得有點累。電影的主線是圍繞著Jobs的三個ironic product launch的台前幕後展開的,副線就是他和ex-girlfriend的女兒Lisa的那一段讓他備受議論和指責的relationship,Jobs從最初的deny(even if his DNA paternity test result is 94.2%)到最後的承認,電影給了大眾一個說法,更重要的是給Jobs的冷酷形象添加了一絲暖意。
 
雖然我是從去年年底才開始使用Apple產品的,但知道Jobs這個名字要早得多。沒看電影,不知道他的故事前,他的Stanford的演講,他的標配black turtleneck + Jeans,他的對完美的不懈追求。。。一直讓我覺得他是一個很cool,很passionate,很特立獨行的人。看完電影後,我很感慨:其實正是Jobs性格中的那種“不可理喻”成就了他的每一代Apple;雖然做他的朋友實在是太不易了,但Jobs是幸運的,他的朋友並沒有因他的冷酷無情而離開他,很同意Jobs的朋友給他的advice,Jobs為什麽要那麽讓人dislike呢?一個成功的人可以同時是decent and gifted的。
 
Jobs就像是一台晝夜運轉的machine,一台缺乏潤滑劑的machine,這應該也是造成他生病早逝的原因之一吧。如果他能象洛克菲勒那樣,及時調整自己的life style,他可能不會離開的那麽匆忙?同樣地,我想到了李開複,06年回國時買過他的第一本書“做你最好的自己”,之後他的知名度便越來越高,越來越大,事業也越來越成功,然後慢慢地開始失控。。。好在他及時放棄了一切,積極配合治療,現在病情得到了控製,一切似乎又back on track了。聽說他又出了新書,可惜我們卻再也聽不到Jobs的精彩演講了!
 
看了Jobs自傳的前言,前言中提到Jobs沒有看過自己的傳記,也並不想看自己的傳記。在這一點上我又看到了Jobs的“真實”。名人在立傳時,一般都會找自己認可的作家,邊寫邊review,但Jobs卻是如此的不care,不care你把他寫成怎樣的人,不care世人將如何評論他,他隻為自己的信念而活著、工作著。人前人後,他都以本色示人,他是真實的,但恰恰也是這種真實,殘忍地傷害了周圍太多的人,所以在某種程度上,這種真實也是一種自私。
 
是的,Jobs是為這個世界帶來了Apple,改寫了digital world的曆史,但沒有Jobs,這個digital world也不會停止向前發展的腳步,沒有Apple,或許會有Pear,Mango,Peach。。。Who knows 得意
 
生命短暫,請珍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