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被低估的電影《鋼的琴》
文章來源: 天然紅樹林2021-07-31 05:02:25

《鋼的琴》拍於2010年,成本隻有五百萬,盡管獲獎無數,但票房卻隻有六百萬。這是一部寫實劇情片,反映了九十年代初下崗工人的無奈困境。失業又失婚的下崗工人陳桂林為圓女兒的鋼琴夢,不惜做出各種匪夷所思的嚐試,最終用廢棄工廠的廢鐵為女兒做了ㄧ架鋼琴。買鋼琴對陳桂林無疑是難於上青天,做一架五音不大全的鋼琴無疑是最好的選擇。然而即使鋼琴做成,為了女兒的前途,貧困的陳桂林還是放棄了女兒的撫養權。

電影有些荒誕甚至搞笑,但故事的基調是直觸現實的苦澀和無奈。象是一幅寫實的,色彩濃重的水彩畫,底色蒼涼,表麵五顏六色,直擊你的視覺,但看完後心裏的感覺是苦的。電影的色彩運用很高明,稍微誇張了一些,廢棄工廠總是黑黑的,而女主角陳桂林的女朋友又總是穿得紅紅綠綠的,巨大的顏色反差更趁托出工廠的蕭條和荒蕪。劇中每人的命運就象驚濤駭浪中的小魚小蝦,難以逃離大環境的掌控。

這個故事編的很美,即使真實得殘酷。人物刻劃的逼真豐滿,性格鮮明。劇中人物的理想主義,略嫌盲目的樂觀,讓人覺得他們可愛又悲哀。

男女主演的傾情演繹是電影的另一大亮點。王千源秦海璐一定是中國電影界的實力派,演技派。他倆把劇中下崗工人演得真實可信,毫無違和感。王千源是很低調的,在五花八門的綜藝訪談節目裏看不到他。他的陳桂林可以算是中國電影史上濃墨重彩的一筆。秦海璐也是演藝界的清流,演技自不必說,而且還有扶植年輕有為新晉導演的眼光和魄力。《鋼的琴》曾因一度缺錢,導演張猛被迫放棄拍攝,秦海璐退回片酬並自掏腰包支持張猛把電影拍完。

至於為什麽《鋼的琴》,如此高質量的電影隻有六百萬的票房,大概是個很沉重的話題。它是中國電影史上最被觀眾低估的作品。即使它獲獎無數,得到業界專業人士的肯定,但還是沒有逃過被市場淘汰的命運,不知這是中國觀眾的悲哀,還是中國電影的悲哀。

如果《鋼的琴》重新在影院上映,我一定會去再看,我總覺得欠了它一張電影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