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故鄉大亞灣…曆盡滄桑的澳頭中學
文章來源: 華人lee2019-03-19 08:35:18

我的故鄉大亞灣,我村離澳頭小鎮不遠,走路半個小時左右,因我父親在小鎮開有一間小雜貨店所以我對澳頭略知一、二。過去整個大亞灣地區最“繁華”的地方就是澳頭小鎮了,澳頭是個海灣,小鎮那時隻有兩條沿著海邊的彎曲小路(一邊一條),所有小商店都在其中一條小路上。

澳頭鎮雖小,但各種各樣商店都有,我逢記憶中、有一間“搞米”店(由穀變米)、一間媽廟人開的理發店,那些沒有風扇,理發店雇有一小工專門扯布扇風,理發店內橫掛一塊長布,長布連著一條長繩,有客時小工就扯繩扇風。一間藥材店,一間媽廟人開的“茶居”(茶樓)、及其它各種小商店。澳頭過去是漁港、港內有兩個碼頭,有間魚市場後改名“水產站”。

那時漁船滿海港都是,有雙拖、單拖,兩個碼頭要排隊起魚(由船吊上碼頭),所有魚都運進.“水產站”,澳頭附近的山坡、路邊、到處曬滿魚,每天都有人挑,單車(自行車)載,把鮮魚運到淡水分銷出去,我們雖然說是“海頭人”,無錢買有得看而無得食,隻能眼睜睜看他們把魚運走。農村人如果有小孩的就去“撿魚”,說句不好聽的就是偷。那時很少汽車,間中看見的卡車是車頭有個大圓桶的那種,大圓桶燒柴?燒煤?發電的,啟動時是用一條曲鐵由兩個人用力“搞”才能啟動。

澳頭海灣中間築有一堤供海灣兩邊來往,堤中間有座木橋,如遇大台風漲潮髙過堤,木橋就會被浮走。海灣隻有一邊是商業街,另一邊有一間棺材鋪,還有兩三家木船廠,解放後建了一間農具廠。整個小鎮隻有一個水井和一處小山泉,水上人全到小山泉取水用,漁民出海也是在這小山泉取水上船。海灣兩邊全是由海邊搭建的“木椿”髙腳屋。棺材鋪那一邊海邊全是破船爛艇的“水上人”住家。海灣中間堤岸逢初一、十五人山人海熱鬧非凡,“水上人”全在堤岸以魚換物做交易。

曆盡滄桑的澳頭中學,澳頭中學創建於人民公社年代,澳頭中學地處廣東省惠陽縣過年的澳頭人民公社,公社成立前整個大亞灣沒有中學,澳頭鎮隻有一間小學。公社初期辦了兩年農業中學,59年創建澳頭中學,我讀中學時是60年的第二屆。澳頭中學校址搬了幾次,從最初借用澳頭小學上課、“大會堂”上課、到猴仔灣兵房再到淺灣兵房。

我記得那時中學老師有,最初最高領導算是“陳道同”教導主任了,一年後才從外地調一黨員“肖育清”進來,“肖育清”算是學校最高領導了,但也不是校長,我在讀時澳頭中學沒有校長。陳道同最初是在澳頭小學任教的,家庭成分是地主。陳道同老師在四清時在學校被親生兒子批鬥,聽說當晚在學校樹上上吊身亡。我的班主任最初是“溫穀風”後來是“李少林”、物理老師“練汝森”體育老師“徐倫盤”、音樂老師“李育清”家庭成分也是地主,改革開放他的弟弟是人大代表,解放前我家小雜貨鋪的鋪位就是同他家租的。數學老師(黨員)“李茂奎”,我記得的就這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