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筆記:終有一死 Being Mortal
文章來源: 樂學樂遊2018-03-12 04:44:25

 

這本書的中譯本標題是“最好的告別”,很文雅。然而我就喜歡英文字麵的意思:“終有一死”。那是我們每個人的必經之路,雖然聽起來殘酷粗暴不加掩飾,然而那就是最真實的生活。這本書五星推薦。

作者Atul是第二代印度移民,父母都是來自印度的醫生,他本人也從醫,寫作是業餘愛好,已經出版了幾本書。最近連續看了兩個印度醫生寫的暢銷書,還是蠻佩服印裔二代在美國發展的迅猛勢頭。

書分兩部分:如何度過有質量的老年生活;麵臨重大疾病時,如何安排最後的時刻。

書一開始就指出工業社會發展,養老從依靠家人轉向依靠社會,然而新一代的生活方式真的就比從前的好嗎?他介紹他在印度活到一百歲的祖父的養老生活,類似中國人家裏的老祖宗。相比之下,在美國這個現代化社會,一切獨立卻相對孤獨的老人,那農耕時代的溫情,讓我們既留戀且無奈—那種生活無論多好,在美國的人都已經無法回頭了。雖然隻能順應時代的潮流,卻並不意味就是束手無策。什麽是老年生活的保障?金錢?兒女?
我曾經見過兩家養老院,有一所比較簡陋寒傖,就是大概十來個老人住在一所房子裏,每人有自己的臥室,有24小時護士負責一切雜事。可怕的是在裏麵的老人顯然已經失去了時間觀念,日期對他們全無意義。他們茫然無措,又對淪落到養老院暗自傷懷。讓我參觀後不寒而栗。還有一家如高級旅館一樣漂亮,裏麵主要按失憶和沒有失憶把老人分成兩組,失憶老人隻能住在鎖起來的地方。裏麵的管理護理人員非常專業,我印象深刻的是即使是失憶老人也都收拾得整齊幹淨,衣服上沒有汙漬,身上沒有異味。護理人員會跟他們做各種簡單的小遊戲,來幫助他們腦力鍛煉,比如考他們2+2=?food有幾個字母?這家養老院我還挺喜歡,將來老了會想來這裏。這兩家養老院的主要區別當然是錢。
然而讀了書以後,又覺得第二家養老院也沒有那麽好了。看東西不能看表麵浮華。按照這本書裏講的,有質量的老年生活需要親友陪伴,社區支持,過有意義的生命。最後一點就有意思了。我參觀的第一家養老院顯然沒有做到這一點,所以裏麵的老人都給人以等死的感覺。
怎樣才能做到有意義?具體來說就是要負一定責任,比如照顧配偶,養寵物,哪怕養一盆花,都能提高生活質量。
書裏舉了一個醫生的例子就很有啟發,他行醫到七十多歲才退休(生活很有意義),退休後主要任務就是照顧開始失憶,後來又失明的老伴。到了生命的最後階段,照顧伴侶不再是負擔,而是自己活下去的意義。所以高質量的老年生活一定程度上來說從年輕時候就決定了:高質量的夫妻關係,體貼的兒女。
到了不能獨立生活的時候,,就是進養老院,然後書裏舉了很多新型養老院的例子,這些養老院尊重老人的意願,幫助他們過有意義的生活。

那麽也有很多人走不到幸福終老這一步,就要麵臨大病。平常也能聽到很多例子,比如得了凶險的癌症,到底要不要化療忍受痛苦,還不見得有效?可能最後病人都是要離開人世,留下家屬無盡悔恨。他說經曆了ICU,化療等經曆的病人家屬有非常高比例罹患抑鬱症。他還引用think fast and slow這本書說,人的記憶不是記憶痛苦經曆有多長,記得的是最痛苦的高峰,還有結局。所以減輕病人痛苦,安排一個良好的結局,對病人和家屬都是至關重要的。他的建議是和病人討論他們的意願和對未來的期待。他們生活中有沒有完成的事嗎?對於患病的後果,他們能接收到什麽程度?比如有個病人說他隻要能看電視,能吃冰淇淋,別的都可以忍受。而對於作者的父親,他要求能做自己想幹的事情,不願意癱瘓在床失去尊嚴。因為兩個人對未來的期許不同,在關鍵時刻做的決定也是不同的。跟病人討論這些,作出病人想要的決定,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家屬的負罪感。
我們所有人,最後都會走上回家的道路。當初我們來到這個世界,對於一切都沒有控製。當我們走的時候,卻可以提前了解,盡可能的控製離開的方式。雖然也可能有突發情況,任何一種計劃都沒有用了,然而有備無患總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