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槍擊案,難以想象的傷痛
文章來源: 尤其開心USA2022-05-26 11:00:09

我兒子今年十歲。

沒有任何傷痛可以感同身受。做為十歲男孩兒的母親,僅僅是看5/24發生的德州新聞,我都不曉得用什麽樣的語言和心情去安慰受難者家庭。孩子被堵在封閉的教室被槍支掃射,那種憤怒、恐懼、顫抖、無助、撕裂... ... 家長們的反應不是用魂飛魄散,不是用眼淚和痛哭流涕,不是用絕望心碎能夠形容!!!

新聞顯示,5/25 德州又有一所高中內,一名學生手持突擊步槍,試圖闖入校園。這倆孩子的父母呢?

周三是我們學區小學校的Mini Day,我準時去接四年級10歲的兒子。他上車時,我像往常一樣鼓掌歡呼喊著他的名字。疫情返校後,姐姐上中學,弟弟仍然就讀小學,他們倆再也不能同時一車上下學。沒有往日的結伴同行,他有些孤單失落,所以每天接他放學就有了這樣“久別重逢”的儀式。

他上了車,我小心翼翼詢問今天學校有沒什麽特別的事情。因為小學校園發生殺戮式槍擊案,有的學校第一時間公告有心理醫生就位,參考之前姐姐學校副校長自殺事件,問他是否了解學校的應急措施。

男孩子似乎沒有女孩兒那麽敏感,他說沒什麽特別的事情,似乎也沒受什麽影響。之後我們一起去準備他們年級即將開張的虛擬賣場的物品。到了家,大口喝事先給他準備好的牛尾湯;打了會兒遊戲;好好地睡了場午覺;很舍不得地叫醒他,和姐姐一起去攀岩隊常規練習;之後帶他去籃球館,交接給爸爸和小朋友打籃球;到家做作業;訓練後加餐;和姐姐鬥智鬥勇,一起玩兒九宮格;洗澡換上新買的衣服,頭發濕漉漉的做各種耍帥的發型一定要媽媽來評判,賴在床上翻了一會兒書,對這一天意猶未盡地熟睡在我身旁。

這就是十歲孩子的日常。

每一天能量無限,歡樂無限~~ 幫他們釋放能量就是父母的日常。相信,這也是那些10歲死難者家庭的日常... ... 

8~10歲的孩子已多少獨立,尚未進入青春期,是為人父母最幸福的時期。擁有10歲孩子的家庭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每天愛也愛不完... ...

 

做為父母,沒能保護好孩子根本無法擺脫那份自責,但誰能想到小學校裏會遇到這樣的意外呢?讀新聞就已經被暗無天日的悲痛籠罩,很難想象未來的日子要怎樣持續。

讓我沮喪的是,麵對這樣的新聞,我根本不曉得怎樣設身處地去教育我10歲的孩子去自我保護

每次槍擊案新聞後,上學路上都要和他講:

你最愛的是誰呀?媽媽!

媽媽最愛的就是你,媽媽沒你活不了,你知道的吧

知道,我也最愛媽~媽!

... ...(很多事情可以演習,麵對槍支我要怎樣去演習?)

媽媽沒你活不了,發生任何事情,你都要像今天這樣健健康康開開心心站在媽媽麵前,一輩子都要。先保護自己,幫助能幫到的人。這不是叮囑,這是指令,就是必須。

今早上學路上,又變著花樣強調中心思想。說真的,厭倦。日子過得飛快,那麽多話題講都講不完,不喜歡以這樣的方式談論這樣的主題,哪怕占據一分鍾。

不曉得怎樣控槍,但我知道當槍手站在我麵前準備開槍,即便我接受再好的教育,再滿含愛意,生還的機會都渺茫;不曉得怎樣控槍,但我知道持槍者的家庭教育一定有問題,才會心裏扭曲傷害無辜;不曉得怎樣控槍,但我知道就算學校大門敞開著,也不是為了給殺戮者開路;不曉得怎樣控槍,但當持槍者要傷害那些孩子,一定有很多人無助,但也會拚盡全力去挽回生命;不曉得怎樣控槍,為什麽要用槍去指向那些無辜的小孩... ...

如果事情發生在我身邊,我要怎樣做?

政府嗎?法律嗎?法律可以控酒,為什麽不能控槍?法律可以控這控那,為什麽不能控槍?這些事要誰來做,要怎樣做???

此時此刻,隻有悲傷,隻有悲傷,隻有悲傷,無法想象的恐懼與悲傷

5/26 致哀德州小學槍擊案 

#心理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