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視角下的中國近代史新解讀50
文章來源: 豆腐幹2016-12-12 05:55:27

第三小節:美國白銀政策的效果

對美國來說,這個白銀政策效果不彰,而且虎頭蛇尾。到34年中,由於黃金收購效果不理想,美國正式著手收購白銀,6月簽署購銀法案,財政部的購銀金額逐月報送參議院。當時搞得聲勢浩大,把全世界嚇得直哆嗦。法案裏給出的二個上限,要麽每盎司1.29美元,要麽財政部的白銀存量達到其貴金屬儲備的1/4。什麽意思?1.29美元是1840年代的白銀價格,以後100年來沒有出現過這個價,當時,世界白銀價格才0.40美元一盎司。這扯不扯?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你以為隻有中國才這樣?金銀3比1更是無厘頭了。當時美國的黃金儲備大概在2億盎司左右,按35美元一盎司算,70億美元,加上33年收繳上來的全美黃金21億美元,共91億美元。白銀要達到1比3,那得至少30億美元,就按法案裏規定的0.6464美元一盎司財政部收購價算,美國的白銀儲備要達到46.4億盎司才能罷手。那還要考慮黃金儲備的增加呢,不是同時也在大力購買黃金嗎? 好,就算46.4億盎司,當時美國國內的白銀存量有多少?6.5億盎司,還要購買約40億盎司的白銀。什麽概念?1934年世界白銀產量2億盎司,1930年之前人類的全部白銀產量估算是220億盎司,估計當時尚存的白銀存量100億盎司。就是說美國要買光世界白銀的一半。聲勢這麽大,最後結果如何?到1962年法案被廢止為止,財政部共買入32億盎司白銀,花費20億美元,無論價格還是金銀比例從沒達到過法案規定的二個條件。這32億盎司中16億是在37年底前購入的,花費10億美元。從年均購銀額來看,顯然37年以後,美國失去了購買白銀的興趣。實際上從35年底開始美國就對購買白銀提不起精神了。

到了1935年歐洲形勢大變,戰爭陰雲籠罩,美國的機會終於來了。大量歐洲資產流向美國,綠紙再也不愁沒人要了。到1940年美國的黃金儲備達到6.3億盎司,增加了4.3億盎司,花費150.5億美元。這才叫貨幣擴張!相比之下,那10億美元的白銀收購算什麽?有沒有它就無所謂了。白銀集團偃旗息鼓,隻求本國生產的白銀得由財政部高價收購就算完事了。即便如此,對中國,美國吸光中國白銀的政策沒有變。1934-1941年,美國共購買中國白銀5.5億盎司,合2.5億美元。抗戰期間中國失去出海口,對外物資流通極不方便。美國仍然和中國簽署白銀預售合約,買光中國境內包括華東,華北所有已知的白銀,先給錢,貨勝利後出運,1945年中國運出大約1.87億盎司的白銀。1949年前美國總共收購中國白銀7.37億盎司,合6.7億兩[1]

第四小節:中國的對策

中國的對策以35年中為界。之前拚命保白銀,一個是尋求和美國達成諒解,希望美國放中國一馬,這些家夥都是親美派,他們從心底裏相信美國是會放中國一馬的。另一個是拚命從海外購銀注入經濟。34,35年的關稅除了支付外債本息,幾乎全部購買了白銀。所以當時白銀國際市場有二大買家,美國,中國,白銀價格是這哥倆共同抬高的。諷刺嗎?更諷刺的是中國左手賣進,右手賣出,沒頭蒼蠅一樣不知道他在幹什麽!35年中,明白過來了,美國沒戲!於是一腔的怨憤轉向英國求救。開始在倫敦拋售白銀,為幣製改革積累外匯。英國終於等來了這一天。

34年白銀法案後中國白銀開始大規模流出。據中國駐美公使施肇基在致美國國務院的一份備忘錄中說,中國1934年白銀出口量約為2.5億元,其中5/6是在美國通過“購銀法案”之後。南京政府注入白銀無效後,慌了手腳,走上了民族主義強權政府必然走的道路,貨幣管製。10月13日宣布白銀出口稅和出口平衡稅,目的是抹平內外白銀的差價,截停白銀的外流。這個事要稍微多說幾句,不然帶不出下麵的幣製改革。

價值沒法自證,必須通過媒介反射。全世界生產要素價格是通過貴金屬來反射的。貴金屬要執行好這個反射的功能就必須具有不受限製的流通性。不然一畝田標價出售, 張家的黃金值三兩,李家的值五兩,這不亂了套了。張,李二家的黃金應該是等值的,要做到等值,就需要流通,張李二家互換黃金,張家的一兩到了李家還是一兩。如果張家拒絕流通,將自己的黃金統統打上記號,內部流轉,不與外界相通。那它就離開了世界黃金估值體係,成了個孤立之物,因而失去準確反射價值的功能,變成了個廢物。這個道理,誰懂?孔,宋懂?我看不出他們有懂的樣子。民國曆史裏就我所知,有一個人懂。陳公博。太平洋戰爭那會兒,日本人要在上海收購棉布,陳對日本人說,既然已經開戰了,你日本的黃金就成了廢物了,為什麽不運到上海來支付棉布貨款?日本人一聽,有道理,所以那時日本人向上海資本家收購棉布,一半的貨款是用黃金支付的。人心思漢有它的道理。可惜了陳公博。

那麽好,你看看34年10月13日這個白銀二稅,實際上是切斷了中國白銀和外界的聯係,從此要麽走私出去,抹掉記號,要麽喪失反映物價的功能。所以10月13日後,有個古怪的組織誕生了,叫做平準委員會。用來平準白銀稅率。這就奇了怪了。你政府白銀二稅的初衷不就是抹平內外銀價的差額嗎,那每天的稅率根據差額浮動不就可以了,要什麽平準委員會?事實上平準委員會的工作居然是研究製定每天的內外差額能放寬多少。真實銀價差額可以大到20-30%,而平準委員會製定的稅率最高沒有超過16%的,就是說它不敢將差額完全封死,白銀在完稅後流出還是有一點點利潤的,這樣多少保持了點中國白銀和外界的聯係。這樣做的道理在哪裏呢?那你看看二稅頒布後的外匯市場反映好了。由於白銀就是貨幣,中國的銀價就是外匯牌價,它一直隨國際銀價上漲,10月13日前一周,猛漲到18便士一銀元。13日布告一出,外匯牌價背離國際銀價掉頭下跌,一度猛跌至15.5便士。怎麽回事?難道一張布告就增大了上海市場的外匯需求?還真是!布告一出,中國的白銀就被打上了記號,隔斷了與外界的聯係,那它就不值錢了嘛。那你還將它攥在手裏做啥?還不趕緊賣成外匯?大家夥合力搶匯,牌價哪有不跌的道理?外匯牌價背離國際銀價下降了。內外銀價的差距反而加大了。咦?政府出布告的初衷不是抹平差價嗎?怎麽反而加大了差價呢?嗬嗬,所以說,中國專製政治傳統加現代民族主義意識形態是搞亂經濟金融的萬能毒藥,屢試不爽的。[2]

這就是南京政府不敢將差價完全封死的原因。有差價在,白銀還能做些許流動,外匯牌價才不至於窮跌。之後的幾個月裏,政府的眼睛盯牢外匯市場,牌價一下去,政府就拋售手中寶貴的外匯,將牌價托上來。看到了嗎?10月以前,政府在上海市場一直是白銀空頭,13日布告一出,立即轉成了多頭。需要動用外匯保衛匯率。當時政府的外匯儲備並不多,三,五千萬美元,不足填補上海外匯市場一年的缺口。咦?上海外匯從來就是隨行就市的,浮動匯率,政府沒有理由來幹預的。怎麽13日一過,不過是一個稅收問題,忽然之間,上海牌價變成了某種聯係匯率,需要政府運用平準手段來幹預?答案就在於13日之後,中國生產要素的價格反射不再依靠白銀,它轉而依靠外匯來完成估價。所以13日以前,政府怕牌價漲,13日之後政府一變而為怕牌價跌。外匯牌價一跌,萬物都要重新估價,物價上漲,嚴重起來會引起銀行擠兌,金融體係崩潰。所以13日這張布告事實上改變了中國的貨幣製度,使政府背上了穩定匯率的責任,其作用相當於聯係匯率。換句話說,不管你政府意識到了還是沒有意識到,一旦隔斷中外白銀流動,你實際上已經走上外匯匯兌本位之路。這樣拖到35年中,孔,宋終於醒過來了,幣製改革非走不可,伸頭縮頭都免不了這一刀的。

 

[1]1948年,國民黨金元券崩潰,民間又用起了銀元,南京政府緊急從美國購入幾千萬盎司的銀元用度。

[2] 走筆至此,感慨萬分,2015年的人民幣匯率內外差價,不就是1934年內外銀價的翻版嗎?而且二個政府的應對手段都如出一轍,82年過去了,都沒有一點長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