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後院到餐桌 18---- 削皮削到手抽筋的萵筍
文章來源: 夏天的夏2017-07-20 20:06:23

炒也萵筍,拌也萵筍,今年終於過夠了萵筍的癮!

活了幾十年,饞萵筍也有幾十年。印像裏萵筍的嫩滑細軟的清脆細條無時無刻不糾纏我的味蕾和掌管它的大腦細胞,直到今年7月!啊,今年,我實在是削夠了萵筍的皮,削皮削到手抽筋,削完一籃子的萵筍,發現手指因為一個方向的用力而有些老年癡呆僵硬,而這直接影響到俺下月秋季萵筍種植計劃!先給看看這籃子肇事的萵筍:

 

當然這麽多萵筍一次削出來不能一下子都吃光的,否則俺真真是比牛還厲害的草包了!弄出來一點 炒菜,其餘全部進了泡菜壇子。酸酸的泡菜爽口又助消化,隻想一想就滿口生津。

今年的萵筍是3月底撒地裏種子的,也沒有弄幾批,種了兩個品種。從5月初長到幾寸高開始剔苗就吃,一直到現在地裏還有幾棵在堅守最後的崗位。

剔苗出來的鮮嫩無比,什麽生菜菠菜統統靠邊站。這個萵筍嫩苗吃起來絲絲的甜鮮,生吃最妙!像牛一樣隻啃這個草就很好吃,如果口淡,粘一點點兒醬就好。

後麵萵筍漸漸長大,依然是我的最愛,俺家雞鴨鵝親身體驗後也一致表示同意俺的拙見。

嫩嫩的葉子中間漸漸有了莖,嫩嫩的莖可以連同葉子一起吃,指甲一掐就斷的壓根就不需要剝皮。

莖開始變粗,依然不妨礙萵筍的鮮中帶甜的清爽口感,下端靠近地麵的葉子稍微老一些也粘有地上濺起的泥點,當然就便宜了雞鴨鵝們,剩下的嫩葉連同嫩莖一同進入人類的肚皮。這時候萵筍皮也非常好削,隻輕輕一刀掀開底端的嫩皮,順勢就揭下來一長條的皮,如此三四下就完成剝皮程序。這時候吃萵筍是一個享受,剝皮也不是讓人厭煩的工作。

但草包的肚皮也是有容量的。俺天天吃也不能杜絕一些個萵筍迅猛地頭頂開始冒出花苞,俺先期偷懶也沒有分批下種。據俺非專業的觀察,萵筍開始冒花苞的時候,也是莖腰圍最粗的時候,但這時候萵筍的皮開始變老,纖維粗的要命,削起來開始費勁,不再是輕輕一刀就可以完全順勢揭開一條皮,這時候必須不斷補刀才可以把纖維的厚皮完全削掉。而且冒花苞後萵筍的口感也變了,皮老肉粗不再透出絲絲甜爽,甚至葉子即使是頂端的嫩葉也有了些許苦味。但據俺資深吃貨的觀察,商店裏出售的也就是這時候的萵筍!為啥呢?因為奸商眼裏這時候的萵筍最粗最重當然最MONEY!哎,汗啊!即使是這時候的萵筍在以前俺沒有自個兒種萵筍前也是美味啊,也曾經吸引了俺多年的口水啊!

今年的萵筍實實在在前所未有地讓俺過夠了癮,搜尋幾張以圖為證:

 

萵筍臘肉炒年糕

涼拌滾刀萵筍

帶葷的炒萵筍

萵筍葉配醬鵝

萵筍拌鵝肉或者牛肉?

葷拌萵筍葉

找了半天,居然沒有顯示俺非專業刀工的萵筍絲!隻好麻煩您發揮想象,讓它插上翅膀在萵筍片萵筍塊裏幻出嫩綠的萵筍絲了。

下麵俺還得繼續考慮這個嚴肅的問題:秋季萵筍,種還是不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