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對待女兒和兒子的態度真是不一樣的:科學證據
文章來源: 風城黑鷹2017-06-01 16:21:22

俗話說,女兒是爸爸的貼身小棉襖,是否是因爸爸對女兒要比對待兒子態度要好些(或不一樣)或者是更親近一些?如果是,那麽這個俗話有沒有科學根據呢?以前也有人研究過這方麵的關係,但是用的是父母問卷的方式,結果,幾乎沒有父母聲稱他們對兒子與女兒處理的態度不一樣。意思是手心手背都是肉,我們對待女兒和兒子是一樣平等的。

 

最近一項研究還真的回答了這個問題。

 

這個研究是5月22日發表在《行為神經科學雜誌》上的。領銜作者是珍妮佛.馬斯卡羅,她是亞特蘭大埃默裏大學醫學院的一個助理教授,她的專業是家庭和預防醫學。

 

這項研究招募了52個父親們,父親們的年齡在21歲到55歲之間,住在亞特蘭大地區。他們的兒子和女兒年齡大概是1到3歲之間。其中30個父親有女兒,22個父親有兒子。

 

然後呢,每個父親都給一個錄音裝置,他們把這個設備掛在皮帶上,上班時候每天加上周末一天都配帶上這個裝置。通過編程,這個裝置每9分鍾錄一段50秒長的聲音片段,父親們和孩子們都不知道這個裝置什麽時候實際上在錄音。

 

研究人員把錄音收集起來,大概每個父親的錄音總共有2個小時左右,把這些錄音轉換成文字, 然後評估父親們與他們兒子和女兒相處的時候在注意力,行為和語言上的差別。

 

他們發現有下麵的差別:

 

一。行為:父親和女兒之間唱歌的時間比父親和兒子之間要多。

 

二。語言:父親和孩子們之間說話時,父親和女兒之間用的詞多與悲傷有關,如“哭“,“悲傷”,“流淚”,“孤獨”。另外用得多的詞一般與身體有關,如“肚皮“,“腳”,“肚子。” 另外父女間用得多的詞還有“更多”,”更好。”,據說這些詞對於今後複雜的語言能力發展比較有利。

 

然而,父子之間用的詞更多是一些與成功有關的詞——比如“贏”,“驕傲“和“最高”。還有些是比較堅強和力量性的語言,如給兒子撓癢或者與兒子摸爬滾打,折騰之類的語言。

 

三。父親對女兒與兒子之間注意力的區別。當孩子提出某種需要或要求的時候,父親對女兒的反應更多,而對兒子的反應則對較少。

 

四。他們還用核磁共振去觀察父親對他們孩子麵部表情的腦部變化。他們把孩子們不同麵部表情的照片給父親們顯示,同時用MRI去觀察父親們大腦內部的變化。父親們對女兒的高興表情,在大腦中有強烈的變化,特別是在大腦感情調節區和獎勵區。相反那些父親們對兒子的中性麵部表情有更強烈的大腦部反應。研究者解釋說,也許兒子的中性麵部表情表達的感覺不是很清楚,所以父親可能更迫切的想知道兒子需要什麽。

 

當然這種父親對男孩或女孩在語言,行為和注意力上反映的不同也許是基於生物學本身或者是由社會,文化決定的,或者上述原因都有。

 

總之,父子與父女之間相處時,父親對男孩和對女孩之間的態度還真的有些不同,研究已經證明了這一點,不要不相信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