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皮蝦:【美國中學生科學杯】
文章來源: 皮皮蝦2016-02-05 07:20:43

這個星期六,兒子和女兒各奔東西。兒子要代表學校參加科學杯,女兒去義工初中生的MathCounts。這讓我想起關於這兩個活動的一些事,今天和明天就分別講講。

科學杯由美國能源部主辦,分為初中和高中兩個獨立的部分在不同時間地點分別進行。這個比賽從二月開始層層選撥,直到全國總賽在五月舉行。全國分成許多regional先行比賽,在灣區就有好幾個regional,東灣一個,矽穀一個,等等。有趣的是,不同於其它比賽,該項賽事每個regional的冠軍就可直接參加全國比賽,不需要在州裏再比賽誰代表全州。
 
每個學校原則上隻有一隊參加。有些學校先校內選拔,有些學校不組織,甚至幹脆不知道。女兒初中時有次穿著比賽發的T恤,被科學老師看到了,馬上引起她的興趣來。因為她前幾天剛被一個家長詢問這個活動而她根本不了解,於是正好問我女兒。
 
我說原則上每校隻有一隊參加是因為有的學校派了二隊甚至是三隊,這裏要說明一下。每年十月一號,活動主頁開放報名,每校都有名額。到某個期限(忘了多少天)之後,因為有些學校根本沒參加,就有空出的名額,又開放報名,先到先得,所以有些學校的二隊三隊就會搶到。
 
許多學校根本不由學校出麵組織,於是家長可以自行組隊報名參加。本蝦在孩子初中時曾連續兩年招集了兩個學校的孩子組隊參賽,為防止報名時被其他人搶先,本蝦總是在九月三十號晚上十二點開始上網登記。後來發現沒誰和我搶,不過在有的學區真的是要搶的。
 
當年組隊時純粹任人唯親,就是熟人的孩子組一起玩。每個隊六個人,上場四人(可以中場換人)。每周兩隊要在一起訓練,真刀真槍地演習。比賽是搶答式的,按鈴發言,規則很細很繁(官網上都有),不過孩子們經過訓練都很熟悉規則了。第二年,兒子等幾個孩子上了高中,又騰出一些位子。本蝦就加了一些新認識的朋友的孩子。兒子在百忙中也主動抽出時間來主持訓練,給兩隊讀題。讀題這事隻能他們做,要發音標準,碰到長的化學、生物術語要念出來不打瞌,我們這些華人移民做不了這個技術活。
 
這一年本蝦正好認識了斯坦福網上高中(Stanford Online High School)的負責人(別被名字誤導,他們有初中的),也組隊參賽,不過他們的學生來自全國四麵八方,平時在網上練習,直到賽前會飛來聚在一起。於是本蝦提議與他們在網上進行實戰練習。後來我們的兩個隊和這個隊在網上skype演練了好幾次,由該校女教師給大家讀題。本蝦發現這個網上學校的學生的確素質非常不錯,他們不上當地的中學,這個網上學校是發文憑的正式學校。
 
 
每年本regional的比賽,初中總是在山景城的國家宇航中心(NASA),高中在斯坦福的離子加速器中心(SLAC),還可以順便參觀。記得有一年美國國會因為政府預算的爭議未能達成妥協,所有政府部門因為不能發工資而停擺,那年NASA停止承辦比賽,改由當地的National Hispanic University承辦,那是本蝦頭一次聽說這麽個專業針對拉丁裔學生的大學。
 
比賽有必答題和搶答題,內容涵蓋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天文、地球科學、能源和普通科學幾部分。比賽的激烈程度有時白熱化到令人心髒狂跳,因為那種最後幾秒反敗為勝的情景真有點像NBA的比賽。有一次Harker就是連續幾場生死速遞衝入一下輪的,該校的科學老師把這個經典場麵寫下來分享給家長,那描述的確驚心動魄。可惜本蝦未經同意不能貼在這裏,不過要想一睹比賽,你可以這周六到SLAC去觀看,那是開放給公眾的。注意,因為其它regional的比賽在另外的周末舉行,參加的人不可以來,否則就是作弊。
 
 
以下是去年全國冠亞軍決賽的視頻:
 
以下是初中的樣題:
 
以下是高中的樣題:
 
比賽官網:
 

****** 編後語 *******

歡迎轉發,歡迎提問或評論。請關注公眾號。

打開手機微信,點擊右上角加號,選擇“掃一掃”(Scan QR Code),掃描圖中二維碼,選擇進入(Enter official account)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