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無戰事
文章來源: 大衛談2017-07-09 19:16:41

最近印度在邊防製造摩擦,並對以前的失敗不服氣,我看不會有大問題出現。原因很簡單,以前美英蘇聯手支持他都打不贏,何況麵對如今的中國,會有自知之明的。

 62年中旬以後,尼赫魯政府中的鷹派占了上峰,不顧中國一再的表示誠意。周總理親自到新德裏去麵談,在離開的飛機還沒消失的機場上空,尼赫魯就麵對記者攻擊中國。麵對印度的挑釁,中國並沒有還擊,隻是默默修通往邊境的公路,運送戰略物資。

   印度兵是職業兵體力不如中國兵,但槍法準經驗多。蔣介石也看不起印度兵說,我的兵3個頂一個大陸兵,印度兵3個頂我一個,言外之意印度兵5~6個才頂中國兵一個。戰鬥打響後果不其然。印度出兵3個旅,中國沒有旅製是師製,但人數相同。結果是打垮了2個旅,包圍了1個旅。打死了一個旅長,俘虜了一個,放跑了一個。放跑的本應當是在包圍圈裏的,蘇聯派了一架直升飛機接走了。印度打法機悈,一個一個的死守山頭,中國是根據地形地勢迂回穿插。當死守山頭的印度兵發現,後方的山頭都被中國拿下了,就趕緊後撤看到的是山頭戰死的印度兵,中國軍隊已經繼續推進過去了。很快就打到喜馬拉雅山下,再打就是平原了。印度上上下下亂了套,趕緊調兵遣將設防。美國派運輸機日夜兼程運送軍用物資,蘇聯也施加軍事壓力,歐洲也蠢蠢欲動,中國卻悄然退兵了。中國對戰爭是有充分準備的,開戰時炮的火力是印方的10倍;軍隊和物資有公路通到前方,都是勝利的保證。戰爭是殘酷的,為在印軍陣前的地雷區清除出一條進攻通道用的是敢死隊,稱之為“滾雷英雄”犧牲了戰士。印度職業兵槍法準,很多中國士兵因此喪命。

   印度和中國結下的梁子是在英國統治時期,對西藏的影響。達賴逃亡印度是想依付印度的勢力,印度也想在中國不容易控製的喜馬拉雅山脈另一側當老大,把和中國關係很近的巴基斯坦視為眼中釘而占領了東巴基斯坦(和中國不接壤)。因為西巴基斯坦和中國接壤,中國軍隊已換上巴基斯坦軍裝隨時準備參戰了,保住了現在的巴基斯坦。這段曆史印度是不會忘記的。論打仗印度不是對手,他自己也清楚。搞點事端,表示一下不服氣,與美日遙相呼應一下,並不會有什麽實質的效果。曆史上中國被入侵並不是外敵多強大,而是自身軟弱,特別是軍事·政治·政局·經濟出現重大問題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