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幻的羚羊穀
文章來源: tea_fan2015-08-14 00:06:54

  位於美國亞利桑那州羚羊穀(Antelope Canyon)是北美印地安人最大部落Navajo人的屬地。老一輩的納瓦荷族曾將此地視為靜思與大靈溝通的棲息地。過去這裏是叉角羚羊棲息處,故而被稱為羚羊穀。 現在已經被列為地球上十大最奇特的地貌之一。羚羊穀分為上穀和下穀,是攝影愛好者的聖地,羚羊穀的玄幻,羚羊穀的誇張色彩,隻有到過那裏的人才體會得到。鑒於如此的美名, 我們也決定去體會一把過過癮.

  去之前沒來得及好好做功課, 所以到了旅館安頓好後,臨時抱佛腳,自然而然地就想到去找網絡漿糊上負有美名的古狗先生幫忙. 要說這古狗真是沒得說,立馬提供名單一串, 我們隨即挨個去拜訪.進得門去,各路老大爭相發言,熱情無比, 無奈,大概是門派不同,提供的路數各不相同. 讓我們帶著一頭霧水進去後,又多加了一副眼罩回來. 罷罷罷, 看來隻好采用漿糊上經久不衰的絕招--求人不如求己了.

  疑惑主要集中在兩點上,一,上穀,下穀我們應該去哪個. 二. 什麽時間去最好.上穀貌似必去不可,因為網上的預約竟然全滿,下穀則根本不需要預約. 看來我們也沒有太多選擇,就決定第二天早上直接去上穀撞大運了. 

  次日上午,收拾停當,一群人驅車前往目的地.上穀,下穀其實在同一個地方,分別位於必經公路的兩側. 還沒到地方,就見很多加了頂棚的皮卡(pick up truck)來來往往, 於是車上的一群人開啟了想象的翅膀給人那些皮卡安排了各種不同的角色.其實後來得知遊客要乘那些皮卡從停車場到達上穀的入口處.進得上穀處的停車場(停車費8美刀, 下穀也可用), 就見簡陋的office 門前排著長隊. 牆上的白板上寫滿了當天的遊覽時間安排及門票信息--每個時間段是否有票以及票價. 我們到那裏時是上午10點多, 最早的票已經排到下午2點多, 隨即買了票,都辦好後差不多11點左右. 我們就決定去下穀了解一下情況. 既然不知道上下穀的差別, 索性把兩個都去了,不留遺憾. 已經開車開那末遠來了, 能都玩一遍還是很值得的. 到達下穀處, 正好有11點多的票.嘿,真是姓合的嫁給姓正的--正合適. 

  先要把這條重要的友情提示趕緊加上,省得一會兒忘了. 這個由印第安朋友經營管理的景點雖然提供廁所,但不知是我們人品不夠好還是人家常年都那麽經營的,上穀的廁所內木有衛生紙, 免衝洗消毒洗手液也奧特了. 下穀還好但我也不敢保證您下次去時人家給備著. 所以本著對您負責的原則, 這裏特別提請大家自備如廁用品.

  長話短說, 兩穀都巡視完畢後,才體會到其實二者各有千秋,照的相片也是各有特色,所以建議想去的朋友預先排出時間爭取把兩個穀都遊一把. 門票價格不菲,但是我一向主張既然去了就不要在乎那份錢了.當然隻是我個人的想法,您的荷包您做主,有磚也請輕飛慢砸. 至於我們之前的第二個疑惑,什麽時間去,好象也沒太大關係, 關鍵是陰天還是有陽光. 我們去下穀時陽光燦爛, 所以洞內光線充足,景色優美.對於我這種菜鳥級的照相水平,也更容易照出自己滿意的照片. 等我們去上穀時,陰天, 再加上洞內高度要深很多, 所以洞內光線不好,就我這水平, 照相難度要大很多, 幸好後來太陽露了頭,才算有機會彌補一下.
 

  去鈴羊穀,無論如何是要做好照相的準備的, 別管設備如何,都得備一樣,否則就跟白去也沒差太多.就我這樣的對攝影一竅不通的,也不用太擔心技術問題, 那裏的導遊都知道一般設備的最佳設定以及最佳攝影點兒.

  到目前為止,官方公布的世界上價格最貴的照片就是出自上穀.照片出自澳大利亞攝影師 Peter Lik 之手, 作品被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私人收藏家以650萬美刀購買. 就是下麵這幅作品(圖片來自網絡).


下麵的照片是由我這個初級手機攝影愛好者提供的. 
 

上穀



下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