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我們曾視若如寶的票證
文章來源: tea_fan2015-05-24 05:28:47
 糧票,布票,副食本這類話題對於1980年以後出生的朋友應該是比較陌生的。這些票證是一個特殊曆史時代的產物,是基於當時的計劃經濟下,物質資源特別是日常生活物資短缺的狀況而產生的。

 在我小的時候,我們家裏的三名男丁全部都投身於革命軍隊的大熔爐裏了,我媽媽要上班,所以采買這些事經常都是我去完成的。因此盡管當時我才上小學,也就二年級左右,對於當時限量供應的物品所需的那些個票證並不陌生。


糧票:分地方的和全國通用的。




布票


肉票:回民的情況不清楚反正漢民買豬肉時是要票的。


肥皂票


棉花票


工業券:買毛線什麽的好象是用工業券。



  除了這些票外,另外有一些小本子,這些小本子憑證標明的購買定量是由街道辦事處根據各家戶口簿上的人頭數核定的每家每戶的定量。每次買完東西後,售貨員會在那本子上記下來我們所購買的商品名稱及數量。

  副食本:買定量供應的副食品的比如芝麻醬,食用油,豆腐以及豆製品等。

  糧本:買糧食單有糧票不夠,還要有糧本,至少在北京是這樣。

  還有煤本以及後來的液化氣本,總而言之,那時的人們就生活在一個票證滿天飛的時代。

  在我的記憶裏,那時買東西好象有排不完的隊,特別是趕上過年的時候,另有特別供應的魚,肉和菜,經常要一大早天不亮就去排隊。那是冬天啊,北京的冬天經常是狂風呼嘯,寒冷刺骨,往往等排到了,買完了,手腳全都已經凍木了。

  盡管那時在物質上我們比較貧乏,可精神上也相對容易滿足。逢年過節,可以買到平時見都見不到的商品,想象一下,那是一種多麽幸福的感覺呀!


 以上圖片均來自互聯網。
<<原創作品 作者保留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