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打假暴風雨來臨的前夜
文章來源: 客旅者之路2019-11-29 22:39:47

對國內重量級學者學術造假的揭發是一波未平而一波又起,斷斷續續的雷聲響徹已久,近幾個響雷是否預示著暴風雨就要來啦?

曹雪濤院士級將軍掌管的集團軍式研究人馬長期大數量論文造假已是事實,接下來的問題是水有多深,牽扯人有多廣,曹院士的責任有多大。

曹院士身兼南開校長,國家級實驗室主任,將軍級部隊研究團隊帶頭人等等。對如此級別人物的處理大大超越了科學家責任的範疇,必定有政治上的考量。中國農業大學李寧院士因挪用巨額科研經費案已被關押四年仍無定論,李院士的政治身份遠不及曹院士,如此推測,對曹院士的調查處理需要層層匯報等待指示了。

冬天裏又有了一把火,這次是直接從北京點起的。據說,新任首都醫科大學校長饒毅教授曾實名舉報三名科技界大腕,武漢大學基礎醫學院長李洪良,同濟大學校長裴鋼院士和上海藥物研究所耿美玉研究員。

饒毅素有講話直言,行事風格獨特之風,幾年前一句“我不再參加院士評選”針砭時弊,盡顯知識分子的骨氣,他能被任用為首都醫科大學校長實屬出人意外。

假如披露的消息屬實,饒毅點起的這把火一下子會燃燒到大江南北。如果有人懷疑美國科學家對曹院士的深挖細究有“不可告人”的目的,那麽饒教授曾是北大的院長,現為醫大的校長,他的揭露不會是空穴來風,也不會有“攻擊中國”的嫌疑。

其實,大家都心知肚明,科技界的腐敗已與官場腐敗比肩。中國自古就有學而優則仕的傳統,如今發揚到了極致,隻是不再從科舉中直接選拔,而是先進象牙塔做學問,然後再進仕途當官長。

院士是學術界的最高榮譽,是對當選人學術能力和學術成果的最大肯定,個別有領導才能者出任校長主任等也是人盡其才,但是縱觀院士們的身份,大多數擔負校長院長,甚至部長省長,由此看來,院士倒成了官長的搖籃。

當做學問被官場文化顛覆時,學術界就不是一片淨土了,腐敗在實驗室,論文和基金申請中找到了滋生蔓延的優良培養基,難怪社會已失去了對教授院士頭銜以往的尊重,而看作有了當官發財的資本。

不良風氣都有個積累發酵膨脹的過程,時候到了,遇到一個導火線就會引起爆炸,造成劇痛,也給以警醒。

科技腐敗,論文造假到了該下猛藥去屙,壯士斷腕的決心了。Dr. Bik從國外揭開個蓋子,饒教授從國內點上把火,給眾多躍躍欲試的人壯壯膽,掀起學術打假的巨浪。

暴風雨就要來了,那就讓暴風雨來得更猛烈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