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又獲獎了
文章來源: 客旅者之路2019-11-21 13:07:25

莫言是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中國第一作家了,不論他再拿何獎,都已不足以驚奇了,因為他的獎已拿到了頂峰,“會當淩絕頂,一覽眾山小”。

但莫言剛剛得到文學百花獎的作品卻耐人尋味,他獲獎中篇小說的標題是《等待摩西》,看到題目不由心中納悶,莫言究竟寫了些什麽?而且還拿了百花獎?

好奇心驅使到網上一口氣讀完了《等待摩西》,不得不再次佩服莫言的另辟蹊徑和獨到眼光。

喜愛莫言的作品並非隻因他是諾主,主要是作品的魅力,莫言善於用第一人稱“我”做主角,使讀者感覺自己身臨其境就是那主角,事件的起伏跌宕與感情的喜怒哀樂如同身受。再者,莫言作品的故事場地常設在他老家的山東高密,給人感覺他講的故事可信可靠,不是讀小說,好像是紀實,使讀者充滿興趣。

就如《紅高粱》一樣,莫言的《等待摩西》仍是“我”的故事,地點仍是“高密東北鄉”,但故事以聖經和基督教為大背景,不得不佩服莫言的膽量,也為莫言涉獵知識的寬廣叫好。

摩西是舊約聖經的人物,彼得是聖經新約的人物,莫言把這兩個名字借用到故事人物柳摩西和柳彼得身上,一下子就把故事與基督教聯係起來,省去了不少筆墨去鋪墊。再從改名說起,由柳摩西改為柳衛東,最後又恢複柳摩西,簡單明了地一下子把故事的時代跨度背景清楚表明出來,甚是獨具匠心與巧妙。

不但名字如此,人物的語言行為也與基督教的教義密切聯係,可見莫言要麽是基督徒,要麽對聖經內容頗有研究。驚奇的是,如此題材的一個中篇,在國內現有政治氣候下也能獲得百花獎。

應該說,海外華人讀《等待摩西》理解的更快更深,因為這個群體總的來說對基督教的接觸較多,大學讀書可能到過校園查經團契,也可能吃過教會安排的免費聚餐。參加工作後,更是抬頭可見教堂教會,總統也不斷請牧師為他禱告,耳濡目染都會了解基督教,況且華人基督徒的比例也相當高。

相對而言,國內的基督教處在被壓製甚至迫害的境況,絕大多數民眾對聖經毫無所知或知之甚少。《等待摩西》最初被刊登在文學雜誌《十月》中,而有興趣閱讀這樣雜誌的群體更小,盡管如此,莫言的這個中篇獲獎了,也稱得上是個小奇跡。

文章不長,一氣讀完,從“我”中跳出來,感慨幾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