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著並非不堪,隻不過死亡更簡單
文章來源: 溫血的蛇2015-04-10 15:00:29
今天突然看到有一則新聞熱了,似乎是兩個互不相識的90後男女相約了結生命。說實話,剛剛看到這則新聞的時候,我一點感觸都沒有,隻覺得大概是一則奇聞異事。沒想到,居然有那麽多人對這兩個人的選擇表示不理解,這倒是讓我驚訝不已。
 
——活著也許並非不堪,可是還有心跳和呼吸並不算真正的活著。
 
活著就隻是“生存”這麽簡單嗎?怎麽可能,如果真是如此的話,這世上就不會有一個詞叫做“生不如死”了。活著所需要的東西遠比心跳和呼吸要多得多,尊嚴、快樂、希望,失去了這其中的哪怕一樣,都可能讓人從此不再有活著的實感。
 
人總要為了某件事而活著,否則就隻是“會動的屍體”。“行屍走肉”和真正的屍體之間到底有多大的區別呢?對外人來說或許這就是全部的區別,而對於他自己,卻可能根本就隻是一回事罷了。
 
動物活著的意義就是繁衍後代,可惜我們自從有了自我意識之後,就已經無法再這麽單純了。“幸福”是大多數人活著的意義,它並不隻是活著的一種狀態,它其實更是活著的必要條件。如果一旦覺得自己已經不可能將快樂和幸福擁入懷中,我們真的會感到生不如死。
 
“死之前為什麽不想想父母親人呢?太不負責任了!”好多人喜歡發表這樣的感慨,可我每次聽到這樣的話都會感到背脊發涼。為了“責任”為了“大義”而忍受痛苦活著的人是可敬的,然而大多數人都做不到。殺死父母然後自殺的兒女,還有選擇和年輕的子女共赴黃泉的父母,他們何嚐不是想到了對親人的“責任”呢?可我卻多希望他們不要這麽“負責任”啊……別再說這樣的話了,千萬別再說這樣的話了。
 
——大道理說說是很簡單,可是死亡比那更簡單。
 
“世上沒有邁步過去的坎”,這是大多數人勸說厭世者時常說的話。我們好像總是在說,“隻要堅持就會勝利”、“隻要努力就能成功”、“隻要忍耐事情總會過去”……
 
這些活乍聽之下似乎很有道理,可如果你細細品味的話馬上就會發現,這些話其實全部都是謊言,而且說話的人也不過隻是想要推卸責任罷了。
 
“隻要堅持就會勝利”嗎?胡說八道。且不說前進的方向是否正確,就算真的選擇了正確的路,人也不過隻能活幾十年而已。也許有人能夠純粹地享受這種追逐夢想的過程而無關結果,可是……大部分人是做不到的。
 
“隻要忍耐事情就會過去”嗎?彌天大謊。所有家庭暴力的受害者一開始都是這麽想的,然而……什麽都不做,就什麽也不會改變。
 
“隻要努力就能成功”嗎?一派胡言。且不說每個人起點都不盡相同,身處的環境更是千差萬別,要填補這些差距需要花費的時間可能比一個人的壽命更長得多。如果有誰能從出生開始就貫徹這句話,那或許的確可以保證能有一番作為。可惜,沒有人能夠這麽做,我們總是從人生的某個中間點開始思考這樣的問題,而從那時開始努力也許根本就為時已晚。
 
“才十來歲二十幾歲的人不是很年輕嗎?現在開始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還來得及。”說的一點沒錯,可大部分年輕人其實根本不知道自己力有幾何,而能及之處又在哪裏。他們一開始或許會嚐試去實踐,摸著石頭過河,這樣難免會遭遇挫折。本來就對自己不抱什麽希望的人,遇到挫折更隻會一味懷疑自己,結果將自己的人生都否定掉。
 
想要讓年輕人擁有活下去的力量,光是居高臨下說些大道理是遠遠不夠的。
 
可我們就喜歡這麽幹,而且還把幾句本來真實性就存疑的名言爛記於心,以為是萬能的靈藥。因為這樣更簡單,比起去努力了解對方,理解對方的想法和感受,這樣做輕鬆、方便、簡單……
 
哈哈,其實還有一件事還要簡單一些,那就是“死”。“千古艱難惟一死”,這是說那些對活著有所希望的人,而那些對現狀和未來都感到絕望的人,“死”可是最簡單的選項。
 
要打破現狀,要逃離痛苦,要取得成功,都需要付出努力,而這種努力卻未必就會得到回報。從現在開始努力還需要多久才能有所改變呢?一年?兩年?還是十年,二十年?話說回來,真的能改變嗎?難道不會到頭來一事無成嗎?不知道,不明白,還不如死了算了。
 
所有我們常常想起而且脫口便出的大道理,麵對這樣的想法是根本沒有用處的。想讓他們覺得活下去更好,就要讓他們知道,其實他們身邊已經有了值得為之而活的東西——不是用嘴去說,而是用行動讓他們感受到溫暖。
 
如果你真的關心年輕人的死活,那就不要在用大道理來推卸責任了;而如果你和我一樣,覺得他們是死是活都無關緊要,那……也就……無所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