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狀病毒成了“中國病毒”,海外華人的日子不好過
文章來源: 荔枝1002020-02-07 06:19:26

新型冠狀病毒在國內是“武漢病毒”,武漢人在全國各地受歧視和打擊,情形悲慘。

隨著國外病例的上升,“武漢病毒”成了“中國病毒”,國外排華情緒抬頭,歧視和排斥現象在世界很多國家都頻頻出現。

並不是所有排斥華人的言行都是種族歧視,很多都不是,而是出於對疾病的懼怕。恐懼是人的本能,人在害怕的時候會有不理性的言行。畢竟, 媒體上一群群戴著口罩、神情肅穆的中國人的照片,看上去確實有點末日來臨的恐怖。同時,錯誤信息和謠言乘虛而入。

在新加坡,十幾萬人聯名要求政府禁止中國大陸人入境;

在其它亞洲國家 – 越南、泰國、南韓、日本…… 到處可見“不歡迎、不招待中國大陸顧客” 的標誌。

香港的一些商鋪規定隻為講英語和粵語的華人服務。醫務人員罷工,要求政府關閉大陸邊境。

多倫多北邊的一個城市,8000多名家長聯名寫信給教育局,要求隔離有家人最近從中國大陸回來的所有學生。

我在紐約和多倫多的親友也注意到一些周圍人的異常舉動,例如地鐵裏的乘客看到華裔或亞裔,下意識地退後幾步,或用手捂住嘴巴。

又如在教室裏,同學都坐得離華人學生遠遠的。

......

如果以上行為都是出於對疾病的恐懼,可以理解,那麽下麵的舉動就很明顯是歧視、仇視的表現了。

據法國一家大媒體的報道,一個法國亞裔受到出租車司機的侮辱。司機故意把車開過積水,把水濺到這個過路人身上,還大聲對她喊“肮髒的中國人,把病毒留給你自己,法國不歡迎你們”。

法國一家地區性報紙刊出一個標題:“黃色警告”(雙關詞:黃色=黃種人) 。

多倫多市郊有家華人開的飯店, 頻頻收到惡作劇電話,點”蝙蝠湯“ 外賣。

我在社交媒體上看到有人對中餐館的評論:“你們菜單上有'蝙蝠湯' 和 '清炒樹熊' 嗎?”

澳洲和德國的公交車上有毆打華人事件發生。

多次在網上看到“滾回中國去”的評論。

我們當地媒體有報道,有人直截了當對一位亞裔說:白人、黑人咳嗽,我不怕;你咳嗽,我就害怕。

......

亞裔也跟著倒黴。有的韓裔、日裔、越裔等,覺得有必要到處聲明自己不是中國人。

港、台華人、新加坡等國的華人, 覺得有必要聲明自己不是大陸人。

來自大陸的華裔也覺得有必要聲明自己是從來不碰野味的,因為網上出現“中國人肮髒、殘忍的飲食習慣“之類的言語。

前天在超市聽到兩個美國女人的對話,其中一個說:"凡是從中國來的東西和人,都不要去碰。" 另一個說:"我們不是剛在沃爾瑪買了一大包東西嗎,全是中國製造的。" 我心裏暗想,真是太有諷刺意味了。

推特上有不少凶狠的評論,不是針對武漢人或大陸人,而是針對作為一個族裔群體的所有華人,甚至是所有黃種人。

大家應該還記得2003年的非典,也刮起過一波排華浪潮。但這次因為有了社交媒體,歧視和排斥更為突出和廣泛。

還有911之後,對穆斯林和中東移民的惡意排斥,好像他們每一個人都是恐怖分子。我想,仇視穆斯林和仇視亞裔的人,很可能是同一批人,或同一類人,就是xenophobia,恐外、仇外、反移民。

實際上,對華人的仇視、偏見和厭惡一直是有的,隻是在正常情況下沒有表現出來罷了。現在有了疾病的借口和恐怖的空氣,這種情緒就浮出了水麵,一些人就乘機在社交媒體上煽動恐懼、煽動仇視、幸災樂禍。

令我吃驚的是,這種言論的點讚還不少。

中國新移民,如果居住在華人聚集的社區,網絡生活隻限於微信或國內網站,可以說很“幸運”,很少有機會看到歧視的語言。我認識的一對新移民,還以為美國的種族歧視隻是針對黑人呢。

反而是華人的第二代、第三代,才注意到歧視和偏見現象。

你可以說,都是中國人自己不爭氣,幾粒老鼠屎壞了一大鍋粥。但是,很多人偏偏就看這一鍋粥,他們不會去找老鼠屎。

歧視和偏見的本質,就是以點帶麵,把個別或少數人的行為概括為整個群體的特征。你再優秀,表現再好,也不過是這個群體的一員而已。

排華情緒有其曆史淵源,而當前中國和西方關係緊張,一些西方人更是把普通中國人等同於中國政府,對大陸華人怎麽看都不順眼。來自其他亞裔和大陸以外的華人的偏見,就更不用說了。

我認識一位三年前來的大陸新移民,常聽他說,中國強大了,我們這些海外華人的腰杆子也硬了。

最近因為冠狀病毒,他的孩子(初中生)也在社交媒體和真實生活中受到仇視和排斥,他還認為“沒什麽,病毒過去了,就沒事了“。

隻是,在當下,海外華人的腰杆子實在硬不起來。

 

(紐約唐人街,網圖)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