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退出了微信同學群
文章來源: 荔枝1002018-06-06 08:02:10
我本來對微信就不是太感冒。
微信之前有QQ,我的國內親友都加入了,為了保持和他們聯係,我也加入。後來有了微信,中青年人都搬過去了,QQ隻剩下幾個老人。我喜歡老人,發現這樣倒也清靜。
我在國外抵製了幾年的微信,但回國時就逃不過去了。我那位83歲、手機不離身的大伯伯,“嘖嘖”著對我說:“荔枝呀,你太落後了,怎麽連微信都沒有,來,我幫你設一個!”在大家的強烈鼓勵下,我便開了個微信帳戶。
後來就有人來邀我加入微信群,有大、中、小學的同學(幼兒園的沒有)、爬格子的、搞翻譯的、做菜的、攝影的、當媽媽的、玩股票的、變相傳銷的…… 我加入了兩、三個,婉言謝拒了大部分。當時我的擔憂是,加入了,萬一以後不喜歡就會不好意思退出。
中學同學群的發起人是MJ,我那時的要好同學之一。怎麽好意思拒絕參加呢?
中學,在我的印象裏已經非常、非常遙遠了,有些同學的臉和名字都對不上號了。MJ本事不小,收羅到年級裏三個班的50多個同學。有幾位在國外的,也有幾個我本來就一直有聯係的。三分之二是外班的,以前就不認識。
同學群建立起來後,一開始還是好玩的,特別是滿足了大家互相之間的好奇心。熱鬧了一陣,就開始冷下來了。比較尷尬的是本班的同學,都像陌生人一樣,客客氣氣地說了一些無關痛癢的話之後,都覺得無話可說,好像存在什麽心理隔膜。倒還是完全不認識的那些,說話反而自然。
不久後情況就有了變化。有幾位互相熟識的,開始每天報告日常生活,孩子參加什麽暑假班、老人服用什麽補品,吃什麽、穿什麽、去了哪裏玩、買了什麽新車、上下班走哪條路線、哪個牌子的包包更高檔…… 都有圖為證。說實話,我自己過日子還嫌時間不夠,哪還有空去天天觀察別人的日常起居,特別是陌生人的?
當然生老病死、結婚離婚、發財破產之類的人生重要大事,我還是很關心的,但真有這類大事,又很少有人來報告了,即使報告也隻一筆帶過。
你別說,有了流水賬,群裏還真漸漸熱鬧起來了,各種心靈雞湯也隨之滾滾而來。我不反對心靈雞湯本身,如果角度獨特、有真情實感,也可以很好看。問題是微信裏的雞湯都差不多一個味,網上傳濫了的,都加了過多的味精、雞精,而且數量太多,實在煩人。
駭人聽聞的消息也有過,哪種食品有毒,有誰上當受騙損失幾十萬元,請轉告親友,大家提高警惕。
同樣的情況還有變相廣告,覺得不去看他們的公眾號,心裏就有點過不去。
至於什麽發紅包之類,我以前就沒弄懂,現在還是糊裏糊塗。聽說還有什麽紅包群,有人說紅包群是詐騙集團。
以上這些情況都不限於同學群,微信裏很普遍。
再後來,老同學之間不同的三觀顯露出來了,有時就會出現談不攏的狀況。也難怪,二、三十年了,國內變化那麽大,大家各自東西,不免形成生活觀的差異。小時候的鐵哥們,甚至暗戀對象,現在都沒有共同語言了。
最難堪的還是政治觀念的對立。美國政治、中國政治,都發生過激烈的爭論。川粉、川黑、習粉、習黑、毛粉、毛黑…… 每隔幾天就進來角鬥一場。一開始還溫和理性,到後來就拉下了臉皮,辯論升級到吵架,臉紅耳赤,出言不遜,最後不歡而散。熱鬧倒是熱鬧多了,開頭幾天看看也好玩,但都是負能量,不愉快,誰也說服不了誰,不久也就覺得厭倦了。
MJ看到這種情況,就擔當起老大姐的責任,設法讓大家和諧起來。但結果群裏又出現了分群、小群、小小群,還有兩、三人之間的悄悄話,大有企圖分裂、排斥他人的趨勢。MJ對我說,這群主我也當不下去了。
她這麽一說,我就有了退出的理由。
還有一個退出的原因是,自從有了微信,我的後頸錐經常不舒服,想必是低頭太多的緣故。我當然不會完全退出微信,但要大大地削減手機的使用,中學同學群就是一個退出的首選。
我知道有不少人喜歡同學群,玩得很開心,微信更是人人愛不釋手。有時候我懷疑這是我自己思想有問題。
現在想想,真要加入什麽群,還是選擇興趣群比較好,至少大家有共同的愛好,除了這個愛好以外,別的可以一律不聊。(例如一個烹飪群,大家專注於交流怎樣做好鹽水鴨,不要談川普,連提都不要提他的名字。)僅僅因為20多年前曾坐在同一間教室裏,並不說明現在仍然誌同道合、有共同語言。
現在我的微信用得很少,基本上隻限於家人親戚和最最重要的國內朋友。我一點也不覺得錯失了什麽信息和人際關係,五年前的朋友,現在還是朋友,一個也沒丟。實際上,那才是名副其實的朋友。同學群裏有什麽真正重要的消息,MJ也會來告訴我,可能會比別人遲幾個小時,但這又有什麽關係呢?為什麽任何事都要第一知道呢?有些事情,也許根本就不值得知道。
這年頭,還是清靜最要緊。
 
* * *

少低頭,多走路

(我平時走路的幾個地方)




尤其不要低著頭走路,小心掉湖裏去。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