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的橋,記憶的紐帶(多圖)
文章來源: 荔枝1002017-07-26 06:38:29
我從小就喜歡橋,直到現在,每到一個城市還是情不自禁被各種橋梁吸引住。也許是因為橋的向上飛躍的形狀、彩虹般的弧度,以及它們下麵的流動的河水,設計得好的橋是城市裏最美、最有魅力的建築。而且,橋是用來走車、走人的,所以也是最日常的城市元素。我來寫寫上海的橋。

下麵這張是我從東方明珠塔上拍下來的, 蘇州河口:

由於篇幅關係,這篇我就隻寫蘇州河上的橋,由東向西。至於黃浦江上的十座新大橋,雖然漂亮、雄偉、現代,在情感上還是有些距離,以後另外寫。(以下照片有自己拍的、親友拍的,還有我電腦裏收藏的網絡圖片,就不一一說明了。)  
1. 外白渡橋  
外白渡橋在國內外知名度都很高,是1843年上海開埠後最早的一座,在蘇州河和黃浦江交接處,通往外灘、北外灘、虹口、楊浦,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第一代外白渡橋還是1856年造的木頭橋,是幾個英國商人集資所建。外國人可以免費通行,當地華人則必須付費,引起華人的不滿,有人在附近設置免費擺渡船,稱為“白渡”(不收錢渡河)。1876年,租界工部局在原橋外側又造了一座木質浮橋(第二代),所有的行人車輛都可以免費使用了,這是“外白渡橋”名稱的由來。

這是第二代外白渡橋,後麵的背景是德國總領事館、德國教堂:

 現在的第三代外白渡橋是1906-07造的,是上海第一座鋼橋,也是最早通有軌電車的。直到現在,它仍然是上海的重要地標之一。  

鋼橋剛造好的時候(清末): 


下麵這張,從橋上的公交車來看應該是我出國之前了,80年代後期:

這張是我90年代回國時拍的:

外白渡橋於2013年拆去,用拖駁運到船廠去維修後,再運回來重新裝上。上海市民稱它“休養去了”:
 

  

2. 乍浦路橋         
 
這座橋原來是開埠後一個傳教士集資造的,是座浮橋,後來工部局改成木橋。因為在外白渡橋的裏側,也稱“裏白渡橋”。1927年改建成鋼筋混凝土結構。

 

 
我認為乍浦路橋是蘇州河上最美的橋。在視覺審美上,它的設計簡練典雅,弧度優美,橋上相對安靜,不走公交車,行人也不很多:

 

這裏要補充一下“吳淞路閘橋”。出國較早的網友可能不記得它了,因為它是1991年造的。但是它最終還是不能緩解交通問題,而且在視覺上還太紮眼,於2009年拆除。短命的橋啊。 
難看的吳淞路閘橋,不要它也罷:

 

3. 四川路橋

 
因為相距特別近,設計風格也特別相似,四川路橋和乍浦路橋被稱作“姐妹橋”。它在1923年由原來的木橋改為鋼筋混凝土,因為橋下有新造的郵政局大樓,一開始被稱作“郵政局橋”。
 

四川路橋80年代: 


說到我的記憶紐帶,四川路橋便是!上大學時,我每個周末回家要從這座橋上經過,坐的是無軌電車21路;工作時,曾每天在它上麵騎自行車來回經過;也逛過無數次的四川北路。

 

  4. 河南路橋


我對河南路橋不太熟悉,很少經過那裏。它是1925年由木橋改成的鋼筋混凝土橋,因為那裏有一座天妃宮,曾名為“天妃宮橋”。

  民國初期的河南路橋:  


 
值得一提的是,河南路橋因為橋洞太低,影響下麵通船,而且橋麵老舊,2006年曾被拆除重建過。為了不影響交通,在旁邊臨時建過一座鋼梁便橋。當時我也正好回上海,看到那座便橋很吃驚,心想怎麽又多出來一座橋?好在不久就拆除了。 
這是臨時便橋通車、老橋還未拆除時:

新的河南路橋: 

 

 

  

5. 江西路橋


這座橋我是不記得的,因為我從來沒見過它啊。它是30年代造的木橋,直到解放後也一直沒有改建過。50年代,木橋破舊不堪,市政府就把它拆除了。因為旁邊就有福建路橋,行人也不多,就沒有再造。  

不複存在的江西路橋(30年代):  

 
6. 福建路橋


這座橋的曆史有點特殊。它原來也是木橋,叫“老閘橋”。在文革期間被改成鋼筋混凝土橋。文革期間誰有心思去造橋,它很快成了一座危橋,到了搖搖欲墜的地步。2001年拆除。2007年新橋竣工(由於周遭環境複雜,用了四年才竣工)。  

很普通的福建路橋: 

 


當地市民都說此橋的人行引橋設計得不錯: 

  
7. 浙江路橋

  浙江路橋以前有個不雅的名稱:“垃圾橋”。實際上,它是外白渡橋造好後第二年造的,外型還很像外白渡橋,而且非常堅固,完全不是垃圾工程。之所以被稱作垃圾橋,是因為它的旁邊就是舊上海的垃圾碼頭,城市日用垃圾都是從這裏運出去的。 

30年代的浙江路橋: 

 
浙江路橋雖然狹窄,還曾通過雙向的有軌電車呢。它的兩頭都是窄小卻很重要的馬路,非常擁擠,90年代及千禧年後曾有幾次大改造。 
百年老橋改造後的浙江路橋: 


 

8. 西藏路橋

西藏路橋是市區另一座極其重要的橋。早在1899年,租界工部局填了蘇州河的一條支流“泥城河”,築了“泥城路”,就是現在的西藏中路。記得我小時候,無軌電車經過西藏路橋時,售票員還報兩個橋名:“西藏路橋”、“泥城橋”。因為也近垃圾碼頭,它也曾有個難聽的名字“新垃圾橋”。 
這座橋對連接市區和火車站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我去北站坐過很多次18路電車。河兩岸曾有很發達的儲倉業。  

 附近的四行倉庫(淞滬會戰)紀念館: 



現在的西藏路橋是2003年重造的:
  
9. 西藏路橋以西的橋


西藏路以西的橋都不在我的記憶中了,下麵就從網上挑幾座貼上。 

烏鎮路橋:  

華政橋(華東政法大學的校園),這座橋我記得,曾和考進華政的高中同學一起走過:


中山西路內環高架橋:
 
出外環了,滬寧城際鐵路橋: 
 

滬寧城鐵(左兩條)和京滬高鐵,並行的四條: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