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產階級的教育焦慮
文章來源: 荔枝1002017-05-03 07:00:25

朋友的兒子就讀一所華人很多的高中。這所學校處在中產階級學區,排名很前,紀律也很好。但朋友說,她總感覺到一些家長和學生中有一種隱隱的焦慮感。一開始她還說不上到底是哪裏的問題,但參加了一次新學年的家長大會,她就知道這焦慮的來源了。

校長在大會上特別提到了升學的話題,他說,學生們應該根據自己的能力和興趣來選擇專業和大學,也可以考慮社區學院或職業學校,重要的是他們學會一門有用的技能、有一份適合於自己的工作,今後可以獨立生活、立足於社會,同時能發揮自己的潛力。家長們,請不要給你們的孩子施加考試高分和名牌大學的壓力!我校的學生指導部已經碰上好幾起學生精神崩潰的情況。家長的焦慮情緒會傳染給學生,引起性格壓抑,我很擔憂!

 

校長又強調:年輕人需要有自身發展的空間,不要把他們的全部業餘時間都用在補課上,否則有可能造成他們對學習產生厭惡感。

 

從我接觸到的家長來看,無論華人還是別的族裔,似乎中產階級家庭的教育焦慮更為普遍。這可能和中產階級父母自身的社會地位有關。顧名思義,中產階級處在可上也可下的狀況,工作努力一點、運氣好一點、能力稍強一點、經濟景氣一點,就有可能在社會階梯上爬高一格;反之,就可能會降低一格,甚至降得更多。中產階級一跌,就有可能跌到下層階級去了。這種上升和下跌空間都很大的狀況,使家長對孩子抱有特別高的期待,他們希望孩子不但要有穩定的工作,而且還要比自己“爬”得更高,這是中產階級家長教育焦慮的來源之一。
而富裕階層的家長對孩子教育的態度就相對輕鬆、隨意,因為他們有足夠的資源,能為孩子織起一張安全網。孩子聰明愛學習,那當然最好;如果智力一般、學習不很用功,那也沒什麽大問題,因為他們無論如何都不會跌得太低。
我認識幾個富裕家庭的孩子,他們在選擇專業時幾乎完全沒有父母的壓力。他們中有不少選擇藝術類、人文學科類,因為他們不必擔心畢業後馬上找到工作,可以隨自己的興趣來選擇職業。即使將來想轉換專業了,也不用擔心浪費了學費。法學院學生大多來自文科生,而富裕孩子不用顧慮萬一考不進法學院就會卡死在文科上。因此,富裕人家的孩子上文科和法學院的較多,而中產階級人家讀“實惠”專業的較多。
另外,富裕人家對孩子將來的收入也不是看得特別重,反而更注重孩子的工作環境、社會地位和滿意程度。例如我認識的一位開發商父親,他不太讚成兒子去學化學工程(當然也不會阻止),他覺得很多化工業(如油田)的工作環境不太好,盡管石油化學工程師收入很高。同時,他鼓勵女兒去學藝術史,將來可以在博物館、藝術館之類的高檔、清靜、壓力較小的場所工作,並有機會去國外旅行、接觸上層人士。
中產階級家長對孩子教育的重視,完全可以理解,中產階級孩子的進取心比其他階層的孩子更強。但過度的重視和過高的期待,也造成大家都一窩蜂地去推孩子學某些熱門專業。這些熱門專業因為需求量大、競爭激烈,入學要求很高,於是家長又去推孩子為分數奮鬥。當孩子的能力興趣和父母的期待不符,雙方都會產生焦慮的情緒、浮躁的心態,以及家長和孩子之間的關係緊張。


上麵提到的朋友,她的女兒在另一所高中就讀,這是女孩自己的選擇。這所學校排名稍低一些,但藝術課程質量特別高,課後藝術活動很豐富,而喜愛藝術的孩子,其它學科的成績也壞不到哪裏去。這所學校洋溢著輕鬆活潑的藝術創造氣氛,學生的焦慮感幾乎不存在。

朋友告訴我們,她後悔當初沒有讓兒子就讀妹妹的學校,因為她覺得,焦慮感是有傳染作用的,過度的競爭也會造成不必要的壓力。青少年時期是情感、性格發展的關鍵階段,有一個健康陽光的學習環境非常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