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恩怨在病床邊得不到寬解
文章來源: 荔枝1002017-05-11 07:05:24
最近讀到雨女的博客,才去關注瓊瑤和平鑫濤的近況。瓊瑤的言情小說,我隻在高考後的暑假裏讀過一部,不是我的一盤菜;而平鑫濤,則是因為喜歡三毛而認識了《皇冠》雜誌和出版社,從雜誌而知道了平。
失智的平鑫濤中風住院、須靠鼻胃管維持生命後,瓊瑤和平鑫濤的前妻子女矛盾愈加尖銳,鬧得紛紛揚揚,網上有各種報道。他們的衝突環繞好幾個問題:是否應該繼續插管、探望/看護的時間長短和方式、瓊瑤是否出版有關平失智後的書,等等,很不愉快,導致瓊瑤最後宣布放棄探望。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雙方似乎都沒有明顯的對錯之分,很難(或許也不應該)從道德的角度去判斷。
我在想,如果平的子女是瓊瑤生的話,很有可能這種衝突就不會發生,妻子和子女會站在同一條戰線上。但是瓊瑤和平家有50年的恩怨,她和平鑫濤結婚時,平已經和林婉珍生養了三個子女。瓊瑤身背“第三者”的道德重負50年,自己也覺得在平的子女麵前是矮了一截的。
在很多“瓊粉”傳頌著瓊瑤和平鑫濤的愛情故事時,平的子女也念念不忘母親所受到的屈辱和精神痛苦,以及好端端一個家庭的破裂。
那都是雙方的感受,我也不應去作道德審判,但讀了這件事心裏有所感觸。以前我寫過一篇日本的“零死”,即日本老人選擇不辦葬禮、不設永久性墳墓的做法。在網上讀到,老人的這種決定雖然很大氣開明,但當遺孀要遵照丈夫的意願實行“零葬”時,往往遭到前妻子女的反對,雙方互責另有私謀,爭論、訴訟,死去的人、活著的人,都不得安寧。
如今,離婚、再婚、重組家庭的情況很普遍,家庭關係變得極其複雜。而且,不僅是再婚狀況,即使同胞手足之間、祖孫三代之間、親生父母子女之間,也會出現各種爭執。在身體健康、頭腦清楚時,和配偶、子女簽訂一份全權代表書,找律師立一張詳細遺囑,是一個明智的做法。西方的法律體製比較健全,西方人,尤其美國人,特別喜歡訴訟,同時也特別害怕被別人告到法院去,因此學會用法律保護自己很重要。
但話說回來了,就是有明確的法律保護手段,仍然不能防止從情感出發的爭端。我有個熟人和姐姐一起,在父親去世後,請了律師質疑和挑戰父親的遺囑,庭外不能解決,告到法院。姐弟倆最後打贏了官司,從後母那裏贏得一筆錢。但據他後來透露,這筆錢差不多全用在律師費和手續費上了,他和姐姐拿到的數目可以說是微不足道。但他們達到了一個目的:出了一口氣,了結了當初父親拋棄母親、後母破壞家庭的一筆恩怨帳。
可見人的情感對處理生活事務會有很大的影響,而且經常是起著負麵作用。怨恨、仇視、屈辱、複仇心理,左右著人的思維,像酸一樣咬噬著人的心靈。有時,一方戰勝了另一方,自己卻也感受不到一絲滿足。一口咽不下的氣,往往帶來加倍的嗔怒。
退一步海闊天空,多少人懂得這一點,又有多少人無法做到!


 
*****

城市散步隨拍(一)


一個老故事:



書店裏的世界:



夕陽下的大象與古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