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有陌生人和我搭話
文章來源: 荔枝1002016-03-17 10:57:25

今天不用去公司,上午去百貨店買一些家居用品,碰到兩件事,一件好的,一件不好,都和個人心緒有關。先說不好的。

我拿了兩瓶薰衣草蠟燭,到近旁的客服台去付款。人很少,櫃台邊沒有顧客,一個中年女銷售員在打電話。她的臉正對著我,目光卻從我的額頭直穿而過,就像我是個透明人。

這沒什麽,她在和電話裏的人說話,她的注意力集中在話筒裏的聲音。我耐心等著吧。

不想她沒有掛斷的意思,聲音卻越來越大,語氣越來越嚴厲,後來又開始用教訓的口氣。聽上去她在和一個客戶對話,那個人很可能年紀比較大,耳朵背,或反應比較遲鈍,或說話無禮,她反複說:“我要掛了,要掛了!”“我得重複多少次啊,我再講一遍!”“我告訴你,不行就是不行!”

最後竟然說:“…… 那是因為你太老了!”

這算是一家中檔偏高的百貨商店,銷售員的態度很讓人吃驚。其實和商店的檔次也沒多大關係,即使在沃爾瑪,雇員也不會這樣對顧客說話。

她重重地放下了電話,胸脯一起一伏地,很氣憤地樣子。然後一眼看到了我,眼一瞪:“Yes? “

接下來她為我這個顧客服務,眼睛不是朝上,就是朝下,要麽就是看我的耳朵。把蠟燭瓶拿起來,重重地放下;我的信用卡,她扔還給我;購物袋,她朝我一推,差點掉到地上。

我逃都來不及,當然也沒聽見“謝謝”、“再見”。

我還需要買幾件廚房用具,但心情惡劣,再沒有心思購物了,打算離開。經過女式時裝配件部門,忽有一個非裔女子從一排包包後麵閃出來,和我搭話。

她問我,蠟燭在哪裏?她也想買些香味蠟燭。

是個身材嬌小的黑人女孩,我看年紀不會超過25歲,穿一身運動服、跑步鞋,留著很精神的短發。

我告訴她在哪個部門可以找到蠟燭,但她不走,好像還有什麽話要說,又不知怎麽說。

我正要走開,她像下了決心似地,深吸了一口氣:“我可不可以為你祈禱?”

我的腦子飛快地轉動起來。說到信仰,我得解釋一下,我和老公都是所謂non-practicing Christians, 即來自基督教(新教)家庭,慶祝基督教節日,我們結婚也是在教堂。但除此之外,我們平時不上教堂,和當地的教會也沒什麽來往。

而且,在美國這麽多年,親友中雖有不少真正的基督徒,卻鮮少有人以個人方式來勸我信教或去教堂做禮拜,更不用說商店裏殺出一個素不相識的人來,提出要為我祈禱。

那麽要不要同意呢?她為什麽要這樣做?會不會有什麽別的用意?

我這個人特別好奇,雖然猶豫重重,但好奇心終於占了上風。我說,可以。心裏還是有些警惕的。

她把手輕輕放到我的手上 – 冰涼冰涼的。然後她在胸前劃了十字(原來是個天主教徒),低下頭,半閉眼睛,開始祈禱。

她的嗓音有些低啞,說得很快,鼻音很重。我沒完全聽清她在說些什麽,但有一個單詞特別清晰,從她的句子裏跳出來,印刻在我的腦子裏。

這個單詞是:Peace。

世界的和平;人與人之間的和平;你的心情安寧; 你的生活平和。這是她的祈禱的大致內容。

說完了,她笑眯眯地看著我的眼睛說:“謝謝!”就消失在一排圍巾後麵了。

是不是應該由我來謝她呢?

說實話,我還真的雲開霧散,心裏平靜了不少,剛才那個銷售員給我帶來的惡劣心緒,一點也沒有了。於是我繼續往廚房用具部門去,慢慢地挑選我需要買的商品。

回家後,我問老公,還問了臉書上的好友,都說從來沒遇上過陌生人在教堂以外的地方要求為他們祈禱的情況。有些人說,甚至聽都沒有聽說過。我又去穀歌,倒是查出一些人有過這個經曆,但似乎為數不多,大都發生在大白天的公共場合,也沒有看到有什麽騙子、小偷以祈禱為借口作案的例子。

我覺得很幸運。我平時沒有禱告的習慣,不能肯定自己心情的改善和陌生人的祈禱有沒有聯係。但我想Peace這個詞意義有很多,除了廣義的“和平”,還有很個人的 “寧靜”的意思。有個朋友,每次寫郵件或賀卡,在簽名前都要寫上 Peace。

像我這樣漫漫宇宙中的一滴水、一粒沙,世界和平實在離我太遠了,以我有限的腦力根本無法去想象。

但是寧靜的心境還是可以找到的;心平氣和地過好我的小日子,我也可以努力做到。

 

(網絡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