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的流亡俄國人
文章來源: 荔枝1002016-03-11 07:58:20

今天做了羅宋湯,想到要寫寫它的故事。

上海著名的商業街淮海路,租界時期舊名霞飛路(法語 Avenue Joffre, 曾經是輝煌的“羅宋大馬路”。

“羅宋”即俄羅斯Russian 的譯音。霞飛路的羅宋人就是白俄。

俄國十月革命後,反對蘇維埃政權的舊俄貴族、文武官員、商人和知識分子,紛紛亡命國外,成為政治流亡者。那時俄國人有“紅”“白”之分,所謂白俄,就是指這些沒有蘇聯國籍的俄國人。

逃往中國的白俄先在東北落腳,哈爾濱一度成為白俄在中國的“首都”。為了方便謀生,其中不少難民輾轉來到了上海的租界。

(30年代的霞飛路)

流落在上海的白俄中,有不少是醫生、工程師等專業人士,他們找到本行工作不成問題。但那些沒有一技之長的貴族和失去了幾乎所有財產的商人,謀生就很困難。

有些貴族年輕人曾學過鋼琴、畫畫,成了外國人的私人教師;能歌善舞的女孩,當了各種演員,芭蕾舞、歌劇和俄僑樂隊在上海盛極一時。也有的白俄淪為陪舞女或賣淫女。

(30年代美後 - 俄僑妮娜 · 巴薩諾娃)

上海是個容納力很強的城市,和後來的猶太人一樣,白俄在那裏很快找到了生存的一隅。二十年代,隨著大批俄僑定居法租界,霞飛路中段逐漸形成白俄社區,出現大批俄僑商店。僅1926-1928年之間,就有100多家俄僑商店開業。它們優雅舒適的購物和消費環境,在當時堪稱上海之最。

(俄僑婦女40年代)

至30年代中期,霞飛路的大小俄僑商店和服務部門已不下五百家。成號瓷器店、正章洗染公司、普羅托夫百貨公司、哥利郭裏夫男士用品商店、西伯利亞皮貨行等,都是上海聞名遐邇的高級俄僑商店。

最著名俄僑餐飲館,也許就是1933年開張的“特卡琴科兄弟咖啡館”了。它是上海第一家花園式餐廳,園內可放咖啡桌百餘張。還有“文藝複興咖啡館”,是俄僑藝術愛好者聚會的沙龍。

(特卡琴科兄弟咖啡館)

霞飛路就這樣成了羅宋大馬路,有了獨特、濃重的斯拉夫氣息。霞飛路商業文化氛圍迎合了法租界當局的需要,也符合霞飛路環周社區居民的生活需求。漸漸地,白俄文化也開始影響上海市民的生活潮流。

有趣的是,有個山東籍的中國商人在霞飛路的商戰中獲得了優勢。至30年代中期,他在霞飛路已擁有30家百貨店、9家西菜社,家喻戶曉的哈爾濱糖果廠的前身,就是他開的“福利麵包公司”。

這個山東人的西菜館多為俄式,上海人也喜歡光顧。最受歡迎的是配套的“羅宋大菜”:一客炸豬排(或炸魚排)加一份羅宋湯,配上麵包、蔬菜和咖啡。因價廉物美,很受公司職員和大學生的歡迎。

所謂海派西菜,就是隨上海人的口味“改良”過的西菜,非正宗的。我小時候,母親常做的海派西菜包括羅宋湯、鄉下濃湯和土豆沙拉。我還特別喜愛淮海路老大昌的羅宋麵包,兩頭尖、中間寬,外麵脆硬、裏麵鬆軟。

(羅宋麵包)

很多人熟悉和喜愛的“羅宋湯”,就是來源於俄羅斯的“波續”(Borscht)。正宗波續的主要成分是紅菜頭(beetroot, 因此顏色是鮮紅的。底湯可以是牛肉湯,也可以是素湯。內容以蔬菜為主,有卷心菜、胡蘿卜、洋蔥、土豆和番茄,也可以放少量牛肉或俄式香腸。

(紅菜頭)

海派羅宋湯一般不用紅菜頭,而是用番茄醬代替,以取得紅色的效果。但可從照片中可以看出,這兩種“紅”是不一樣的。

(用紅菜頭做的波續湯)

今天我做了羅宋湯,母親的海派做法。每個人似乎都有不同的做法,都稱自己的羅宋湯是最正宗的。有一次在一個小網站上,有兩個網友竟為誰的羅宋湯更正宗吵了起來,我說你們吵什麽,都不正宗!有本事你們端一鍋真正的紅菜頭波續湯出來!

*****

洋蔥切絲、土豆切片、番茄和胡蘿卜切小塊。卷心菜撕成1-2寸見方的小塊。

先把洋蔥和番茄醬一起煸一下。加水或牛肉湯,放入土豆塊和胡蘿卜塊,煮到七分軟後,加入卷心菜和番茄。所有的蔬菜都煮軟後,放入事先燒好的牛肉或香腸。小火煮幾分鍾入味,放鹽、幾滴辣醬油。

這個湯的口感應該是軟軟的、厚厚的,因為裏麵有煮得很爛的洋蔥和番茄,還有土豆上的澱粉。如果你覺得不夠稠,可以放少許麵粉調厚。

最後,在湯上放一勺酸奶油(sour cream),就可端上桌了。

(我做的海派羅宋湯)
 

<文字原創,曆史資料和照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