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世界癟了新世界沒來
文章來源: 閻立華2017-03-11 14:00:34

 

人的一生有不少“脫軌”時刻。看一看戀愛的人,兩眼發光,皮膚發亮,獨自念叨,行為詭異。這是脫離正常生活的軌道,進入一個叫“戀愛”的子世界中。子世界對外封閉。旁人隻看到表象,看不清內裏,很難理解;自己深深陷其中,宇宙我最大,陶醉如夢。

 

能有這樣的子世界都是有福之人。我有過幾個。

 

第一個是小時候的“象棋”子世界。夏日傍晚,遇上一個自以為是的老頭,要在棋盤上教訓我,恰好他隻是嘴厲害,棋一般。我盡情戲耍他,馬兒東跳西撲,炮兒急打緩收。那時,我的“修養”較差,在正常的日子裏隻會做到表麵的尊老愛幼(假裝的)。而在“象棋”中,壞心泛濫,有玩弄老權威的不良嗜好,以獲得另類滿足感。棋下完了,我從那個子世界出來,很禮貌地感謝他的指導(盡管我贏了)。我又正常了。

 

第二個是初中的“數學”子世界。當時奧數沒成型,隻有閑不住的女老師在自修課出一些不靠譜的難題。她一出題,我就開始迷糊,腦子進到另一個空間,盤算著各種招式。這個過程中,人在出神狀態,臉很迷惘,身子不動,神思飛到遠方,很空的地方,沒有詩……“數學”世界呆久了,竟然有了功力,在級別越來越高的比賽中頻頻得獎。學校樹典型,要拍照片放櫥窗。那照片慘不忍睹,頭發淩亂,臉色茫然,與初中時的另一個”粉紅“子世界不兼容。直到後來,看到愛因斯擔的經典照,我才釋然,這世上有比我更“傻”更“亂”的。

 

第三個還是初中,青春期了,開始注意女孩子,有了一個“粉紅”子世界。課間看到隔壁班的學霸美女,齊肩短發,劉海如門簾,下掩近睫毛,曼行帶微風,低頭抿嘴笑。她那自得的一笑到底啥意思啊?下一堂課的前20分鍾我反複求解這個“粉紅色”的問題,老師講啥,就哈哈了。初中真是好日子,有兩個子世界。隻可惜,她們不能共存,亂頭發塗不上粉紅色。

 

再往後,還有“程序”子世界,“愛情”子世界,“婚姻”子世界,“孩子”子世界……當沉浸在這些“子世界”裏,自得自傲自吹。如果細觀察,很多碼工都會進入“程序”子世界:高冷,滿不在乎,老子天下第一,兩眼斜瞥別人,公司靠我一個人撐著,老板笨蛋,就我懂……這些都是明顯的“子世界”綜合症,碰到這種人,要躲。

 

一個不幸的事實,子世界都有生命期,如同氫氣球,升得高,破得快。

 

最先破的是“象棋”。能出去打比賽了,有大師告訴我,你棋就這樣了,要上層次,打譜去。本來就是個玩兒,打譜多枯燥。得,不侍候了。

 

接著破的是“數學”。瞧陳景潤的景況,搞數學不咋樣啊,咱要掙脫,碼工掙錢多,就切換到“程序”子世界去。

 

“粉紅”世界破得最快。本來臆想成分多,純潔的心思也難免肮髒……都懂吧!?

 

據科學家研究,“愛情”子世界的生命期是6個月到2年。“婚姻”強些,7年,然後,癢了。“孩子”能玩個10年,一旦到了teenager,不跟你作對,就謝天謝地。

 

子世界次第開,總有新體驗,這讓人生有了意思。但凡事都有個盡頭,人到中年,沒有了新的子世界。那種靠荷爾蒙的“粉紅”固然不會再有,而人之潛能相關的“象棋”“數學”也挖掘殆盡,滋養不出新品種。中年就是這麽悲哀!

 

新的子世界找不到,隻能尋一些次生品代替。比如,碼字。碼字自己什麽都不是,隻能是對其他世界的梳理。

 

次生品不過癮,就升級舊的子世界吧。“婚姻”2.0版,後激情轉化。“孩子”2.0版,相處新模式。

 

我在苦苦地思索,有更明白的指點我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