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逼移2代學中文
文章來源: 閻立華2017-01-18 14:30:32

 

孩子學中文似乎不容商量,理由特別充分,

 

1. 華裔哪能數典忘祖,中華燦爛的文明不能丟。學中文才能了解中國文化。

2. 與姥姥奶奶親人溝通,必須中文。

3. 中國日益強盛,在地球村的老大位置指日可待。將來做生意都要瞧中國人的,川普剛跟Jack Ma聊過天。美女伊萬卡的小美女都在學中文,華人寶寶更要學了。

 

有了如上深刻的認識,孩子的中文我們一直狠抓嚴抓。大娃還上幼兒園時,就托國內的大哥買了一整套小學語文教科書;從此,大娃開始了長達數年的抗爭。首先是不情願無動力,每年中文學校開學,他必定討價還價。其次對方塊字,孩子絲毫無感。反複抄寫死記硬背是我們上學時的製勝法寶。到了孩子身上不靈,寫10遍不會,20遍還是不會。

 

在大娃5年級時,太太跟我對望,歎口氣:罷了,不逼他了。

 

那時,我還是一個喜歡反省的人。做事要找做的理由,不做要有不做的說法。辯證法就是好,這種說法很好找,原來做與不做都在一念間。

 

逐條批駁如下。

 

第一條,了解中國文化。中國有哪個文化值得先花10年時間學會中文這個工具去了解?沒有。國內的小學語文教科書對這裏的孩子太深,有人推薦可以從“三字經”,“弟子規”入手。我們是被文革熏陶的一代,國學沒底子,這些著名的啟蒙教材都沒讀過。但我是一個好學的人,認真review,初讀感覺甚好,三字一句,簡簡單單,朗朗上口。讀了兩遍,咂摸出其他味道。這些文字有毒啊,比如這段“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孩子憑什麽順承父母,獨立思想哪裏來,自由意誌那裏有?

 

拋開這些提法不說,對幼小的孩子灌輸一整套落後的天文地理道德倫常哲學,到底是啟蒙還是誤導,說不清。

 

會有不同意見,中國文化博大精深,還有其他可教的,象詩經唐詩宋詞。那裏麵好東西多,但更不容易掌握,都是古漢語,我自己都不甚了了。就說偏愛的宋詞,閑時讀過不少,最愛花間派,可這類詞不能教孩子啊。婉約的不行,上豪放,大江東去,金戈鐵馬啥的,孩子又領會不了幾個字描畫的意境--留白是需要想象力的。

 

所以,學習中華文化一說,休矣。當爹當媽的,土生土長,都沒整明白,為啥折磨孩子!

 

第二條,與親人溝通。這個更委屈小孩了,長輩會中文,孩子懂英文,為什麽孩子要遷就長輩學中文?長輩能不能長點誌氣學英文。太太和我在家一直用中文跟孩子溝通,一個樸素的想法是:隻要說得足夠多,孩子自然就能懂。現在大娃已經是teenager,逆反的火苗越串越高,一碰到複雜的中文表述,他自動關閉耳朵。這讓我們很失望:中文沒學到,道理也沒有講通。兩頭不搭,如何是好!

 

我不得不調整策略,要跟孩子說複雜的道理,我來用英文,用他的詞匯,至少意思先傳達過去。他懂,才會有更多的對話。直接上中文,溝通的channel都沒有。

 

第三條, 與中國做生意,賺中國人的錢。這是實用主義的想法,符合我們國人的思維方式。川普的外孫女唱中文歌肯定不是想了解中國文化,而是瞅著中國人的錢袋子。

 

可未來我們的孩子一定會回國做生意嗎?他們在這個體製下熏陶出來的簡單純潔,能鬥得過國內的機巧謀略?

 

退一步說,將來孩子真的回國了,他可以自己學中文啊,現學現用。我們出國前,也學過十幾年英語,除了應付考試外,沒啥大用,語感都是出國後才漸漸有的。孩子們現在學中文跟我們以前學英文,會不會一樣無用呢?語言作為溝通工具,不到萬不得已,學起來總是不情不願,大打折扣。

 

所以,我頂著鍋蓋說:不逼孩子學中文,除非他語言天賦好,自己想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