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歲的激情 談中老年男女保健
文章來源: 閻立華2016-11-11 14:08:16

 

微信裏談保健的文章多如牛毛,在中國卻鮮見成功的榜樣。剛過去的美國大選,反倒讓我們見識了70歲的活力。

 

川普和希拉裏,一個70,一個69。大選的衝刺階段,兩人馬不停蹄地rally,不見疲態。有說,川普最多的一天做過5次演講,每次50分鍾,這可比老師上5堂課累得多,因為要轉場,有路上的折騰。盡管如此,在decision night,川普淩晨3點發表acceptance speech, 思路清晰,層次分明,不驕不躁,平靜得象閑人喝咖啡拉家常。這份精力,這份定力,再看看他的歲數,不服不行啊。

 

希拉裏也不差。敗選後,她嚎啕大哭,估計沒怎麽睡。第二天早上,她還是以飽滿的狀態標誌的微笑做了concession speech。可以看到笑容後強忍的痛苦,但她並不被情緒左右,表述得體積極。十幾分鍾的演說凝重為主,在感謝環節加入了歡樂元素,背後的比爾一直抿著的嘴唇都笑開了。希拉裏的政治生涯已近尾聲,謝幕可以如此優雅,失敗可以如此勵誌。

 

問題來了:這麽大歲數,狀態咋能這麽好?

 

這要男女分開來看。先說川普。有淺薄的同學搶著發言:川普的狀態來自搞女人,他有三房太太,59歲時locker room talk裏還打野食。這個提法看標不看本,可知中國大多數皇帝女人多壽命短。

 

那政治是春藥,讓川普變得年輕。也不對,川普搞政治也就這兩年的事。

 

想來想去,衝川普辯論時那種小學生受氣的態度和水平,他就是有一種做孩子的本能--遊戲心。他一直把他做的事當作有趣的遊戲,玩心特重。他做生意,不是高爾夫,就是賭場酒店,都是讓人玩的。這還不夠,他搞選美,搞真人秀,自己跳進去玩,直到選總統。

 

有本書叫“遊戲力”,講現在做公司,最成功的都是有遊戲精神的。市值逆天的蘋果,大頭利潤來自iphone,iphone是一個玩具,大人用的。把一個玩具做好,做的人是天生的玩家。

 

公司靠“遊戲裏”,做人靠“遊戲心”。但川普不是瞎玩,他還懂遷就別人。軍校讀完後,他去了沃頓商學院。他自己的說法:不是他認為商學院有多重要,而是跟他做生意的人需要這個。看看,就是玩,也有道,能flexible,能照顧對方的想法。

 

現在互聯網都知道比low,誰底線低誰贏得多。川普早在電視時代,就知道這個道理(天才啊),早年起步時,他步履蹣跚,但他很快發現名聲能掙錢,壞名聲也行。有了一定基礎後,他混入娛樂業,博得了更多的名聲。

 

川普一路玩下來,事業成功,家庭圓滿,自己的身子骨也甚是硬朗。

 

所以,男同學的保健秘訣是:永葆一顆遊戲心。

 

女同學要學希拉裏。她不容易啊,家裏的比爾讓她費心,老出事,還要她出麵滅火。為此,背了不少罵名,不少女同胞都覺得她對女性不好。她心中有苦楚,還不能外倒,這份內心強大,幾人能有?

 

正如她在敗選演講裏所說的:要fighting,為自己的信念。人一旦fighting上癮,就一直有事做。fighting的成成敗敗,希拉裏看得多了,經得多了,把握起來很自如。由此帶來的各種心理高潮頹喪,是她生命活力的源泉。

 

這裏不探討政治得失,道德高下。隻從做人的角度來看,希拉裏這大半輩子豐富多彩,跌宕起伏,人做得很值。她不是一個失敗者,而是人生的winner。

 

所以,女同學的保健秘訣是:有一個信念,永遠為之fighting。

 

保健啊,不是吃藥,不是食療,不是節欲,不是縱欲。這些都是次一節的東東,最重要的是內心和信念。有誰不服?70歲試試總統競選,也許巔峰從那時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