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卦全球變暖人和事—3
文章來源: 田間地壟2019-05-11 15:38:49

本係列的第2完成後,發現在城裏和另一個網站裏的讀者人數明顯增加,看起來還是要適當地走點“標題黨”的路子。

一早兒遛狗前,寫了一篇快文《朝鮮戰爭和中美貿易戰》。趁著天氣好,按領導的指示把家裏的幾顆君子蘭換了土,把發出來的小君子蘭種好。任務完成了,現在可以消消停停地八卦了,不然的話,老婆該八卦咱了。這次八卦得務點虛。

在下是學地質學的,具體的是石油地質學。在中國地質學界流行一句話,“地質是(一門)不是科學的科學”。對,我沒敲錯,您也沒看錯。為什麽這麽說呢?讀者中搞科學的肯定不少,搞不好還有一些真正的大科學家。那麽,什麽是科學呢?科學需要經過以下幾個階段。

 1.     提出假說;2. 係統地收集真實的數據和資料;3. 評價/整理數據並驗證假說;4. 修正假說並重複。

例如簡單的牛頓定律,在規定的條件下,你重複一百、一千、一萬次都是同樣的結果,也就是所謂的“顛撲不破”的真理,那才能成為科學。搞這些學問的人才能成為科學家。

如果有不同意見怎麽辦?那就把實驗數據拿出來,供其他人做重複實驗、驗證啊。如果其他很多人都不能重複你的實驗結果,說明你造假了!開除出科學家隊伍。像前兩年中國的著名“科學家”韓春雨,發表了諾貝爾獎級的文章,也提供了實驗數據,但大家都不能得出同樣的結果,那最起碼現在還不能算是“科學”!

而地質學不是,我們有假說,也有資料和數據,但我們的結論和地質過程雖有規律但並不能完全重複,因此,我們地質不能稱為“科學”,我們也不幹敢稱自己為“科學家”,撐破大天稱自己為“地質師”。

可在近些年的氣候“學(?)”界,則出現了很多“氣候科學家—climate scientist”。他們真是“科學家”嗎?我八卦一下然後您自己下結論。

目前“氣候學”的方法學是:

 1.     先提出結論全球變暖;2. 加工、製造數據以支撐結論—hockey stick 等;3. 宣布世界馬上就要完蛋;4. 堅決不提供自己的資料和數據並堅決打擊異見者;5. 堅持認為結論永遠正確,即使實際資料已經證明了其錯誤。

從上麵看,還不如我們地質“學”呢!

比如,上集說到的Mann 教授,別人認為他的數據有問題,他不但不提供數據供大家驗證,為拯救世界和人類做貢獻,相反,他把異見者告上法庭,讓法庭來判斷科學的事?童鞋們,難道你不知道高中裏數理化不好的學生才去學法律等這些文科嗎?讓他們來判斷咱們搞得科學,別搞笑了!

還有,前兩年“氣候門”事件中有名的英國 East Anglia 大學的“氣候科學家”Dr. Phil Jones,當異見者對他的結論和數據提出疑問時,他雖然也是不提供數據供大家驗證,但原因不同。他的數據在辦公室搬家時“弄丟了”!隻是不知道誰這麽運氣好撿到了世界級的數據?還是以為大家都是傻瓜?

這是兩個為“氣候科學”做出了傑出貢獻的“氣候學家”,大家認為他們是科學家嗎?“氣候學”是一門科學嗎?

有一個笑話不知各位聽過沒有。說的是這一家人要搬家,家裏的計算機裏有很多、很多、很多文件和資料,妻子怕丈夫累著,就說:親愛的,你是不是先把那些數據 download 下來再搬計算機啊,要不然那麽多數據,計算機太重了你搬不動!哈哈,想必 Jones 博士的計算機也是太重了,因此,搬家之前download很多數據而且因為這些數據太重了,搬家工人半道給扔了!對了,扣搬家公司錢了嗎?索賠了嗎?

就是這樣來的數據,這樣得出的結論,很多人還天天掛在嘴上,丟人嗎?

今天說起我寫的這些八卦,領導說還可以,就是太長了,我都看不完,建議你每次寫短一點。好吧,聽老婆話跟黨走,多吃肉少喝酒! 老婆正燉牛肉呢,吃飯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