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看法:在美華人職場管理上升之路
文章來源: 喜愛心2015-10-21 09:58:26

這個話題一直是很流行的,特別是目前印度裔在很多大高科技公司管理層的上升更是激起華人的討論:為什麽華人就無法像與我們背景最為類似的印度同學一樣能在管理層上發展?

我看過很多的討論,確實都有道理:比如英文口語不夠好,不團結,工作上不夠激進,沒有平台等等。都沒有錯。但是我覺得大家都忽略一點,就是上麵提到的人,比如溝通問題,內向,不積極發言等,這種人即使在中國,也無法得到提升器重。所以,我這裏想談到的,對於英文比較好的,人也積極外向,同時業務能力也很強的華人,這種人即使數量不多但一定存在,可是為什麽能夠上升的也不見幾個呢?

先總結一下,什麽情況下會有升遷之路:

  • 公司業務擴張產生新的職務: 擴展而產生的新業務,或者增加了的業務,原有的經理管理不過來,這個時候會產生新的領導職務。這種職位一般就會給:A 部門裏資曆(除經理外)最老的;B 經理喜歡的(一定要清楚,而不是能力最強的。能力最強的隻會威脅到經理,怎麽會被提拔);C 隻有你會而其他人不會的 。 而華人最有可能的就是當C出現的時候,之前就是我們在做其他人做不了。隻是這種情況的幾率很小;
  • 公司原經理高升而造成當前職位空缺:同理這個時候一般是經理來提名。經理一般不會錯過這個機會:A給自己的親信;B 沒有親信就給那個能力一般沒有威脅力的人;這種情況華人也占不到光。因為大多數的時候華人一定是那個業務能力最強的。

 

從上麵的總結可以看出,如果你是條件優越(英文,個性,業務等)的人選,其實你就對直接經理造成了威脅。大家有沒有注意到,即使是白人之間,高級經理在招納手下的時候,一定會是一個比自己條件要差的人。或者說,這個原則放之四海皆準。但是華人相對於白人同事,更劣勢的一點還有,就是種族。這個不是歧視的原因,而是對於任何一個種族,都會有肥水不外流的道理。白人經理可以把你提升到高級工程師,但如果要在管理資源池中分一杯羹出來,他一定會分給自己人。上麵的原因首先就造就了華人無法晉級管理層的天花板。

要突破這個板塊,能夠做到這個的華人,除了上麵的條件,更重要的還有忍耐力,圓滑度,懂得規避矛盾,掩飾鋒芒,處理各級人事關係等。即使有人具備這樣的能力,眼光,優越的綜合素質,在華人資源稀疏的美國大地,也很難網羅更多的同類。

對於大多數一直從學校讀出來的華人,最欠缺的就是這種人際世故的處世能力,以及能吃小虧占大便宜的遠見。而這種能力沒有辦法從理論上感悟,必須要在人生的曆練和生活的挫折中親曆,或者由長輩來親身教導影響。我與很多華人都在工作內外共過事,很多都是頂尖學校出來業務能力強,英文也很不錯。但卻發現為人處世上十分欠缺。華人從小就是在學習競爭中嶄露頭角,而學習往往是以個人奮鬥為主,到了社會後往往也是認為以工作能力來評價,嚴重忽略人際之間的配合,以及對社會的反饋。最明顯的一個例子就是,喜歡較真攀比,相互不服氣,在意見相左的時候不懂得緩和氣氛反而爭鋒相對, 這在自己人之間尤為明顯,反而和美國人合作的時候相對低調。

那現在就回到,為什麽印度人可以開辟一條通往高層的道路?

人力資源,人力資源!我想說的就是,在高科技IT業印度人已經造就了海量的人力資源。這個行業也是印度人最集中,優勢最大的地方。比如在汽車業,目前仍然是美國/日本人的的天下,通訊業是美國/韓國人的天下,即使有能力不錯的印度人,但還沒有產生滲透管理層的大趨勢。

正是這種海量人員對高科技的侵入,使得印度人可以很容易的占領部門,再慢慢向大部門進軍。一個印度的小頭目,可以十分容易的招納另一個比自己級別低又沒有威脅的跟班,何樂而不為呢?而這個跟班又可以再找到更小的跟班,這樣一級一級開墾管理之路。另一個很重要的背景,來美國的印度人階層分化,即使在印度本國也有不同的社會地位分屬。這種既定的分化,讓印度經理相對而言容易在管理上展開部署和控製。簡單的說就是,整個隊伍可以容易指揮,一致前進。

再回到華人這裏。你可以說也有很多華人在找工作呀,像IT/CS行業,華人經理也應該很容易找到自己人。沒有錯,但華人的問題在於大部分從中國來美國留學的人都集中於比較類似的背景。而中國在階級上唯一比較明顯的就是城鄉,但從大學出來後,這個區別就已經相對不清晰了。留學生們都是在學業上一路開墾出來,以學霸為榮,第一位為目標,萬事我最聰明的態度,相互之間不服氣的現象,把這個也投射到工作生活中。這個導致即使已經占領管理層的華人無法找到能真正支持自己的人群(注意不是指單個或者幾個人,而是一群人),單打獨幹,最後無以為繼,不能成氣候。

很多人呼籲身在管理層或者大公司的華人招聘和提拔身邊需要幫助的華人。這個是沒有錯的,而且我身邊的朋友以及案例都表明,華人確實在這個方麵會更優惠自己人。隻是這個幫助是相互的,長期的。已經站穩腳的華人幫助剛來打拚的,而得到幫助的也需要更多的支持上麵的華人經理或者老板。隻有相互理解這種依附的內在意義,感恩同胞的支持協助,才能以星火開始,漸成趨勢。

一個公司,隻有達到超過30% 甚至50%的外籍族裔的存在,這個族裔才有勢力進軍並把持公司管理層的席位,同時成為氣候,惠及後來人。

我個人同時還寄希望於來美國投資的華人公司,前麵有台灣的WISTRON, Foxconn等, 近期有大陸的聯想,華為和中興等。這些公司相比美國公司會有薪水,福利,製度,甚至工作強度各方麵的問題, 但如同種樹與植草,靠本地華人單人或者小群體的草根力量,很難在美國長成大樹;而借助華人企業的力量,扶植中國公司在美國紮根發展,最終惠及的會是本地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