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梅占
文章來源: cxyz2024-03-16 06:48:02



桂花梅占

在保定的日子裏,生活是簡單又規律的,給父母做一日三餐,一天或者兩天去超市買一次菜。 買菜的超市叫 “惠友”, 走路過去,從弟弟家小區的南門快走大概十五分鍾的步程,於我來說距離剛剛好。

上次回保定是疫情前,那時候的 “惠友”叫 “美特好”, 那時候父親的身體還算強健, 母親的腿腳也更利索些,去超市很多時候是我們三個人一起走路,這麽長的一段兒路程,中間母親需要找地方坐上兩三次才能夠到達,花的時間也就長了很多。 這次回去,隔了三年多的時間, 母親的腿腳更是緩慢了;父親半年前感染了新冠,雖然已經康複,但是大腦或者小腦好像受到了損傷,眼睛裏全沒有了精氣神,經常自己一個人坐在床邊發呆,就像睡著了一樣,還有就是明顯下降了的活動能力, 走路一頓一頓的,像是一種奇特的小雞跳,感覺都沒有母親穩當利索了。寒冬臘月裏,路況不清,還有無處不在的流感病毒,安全起見,兩個老人很少出門了。

我不怕走路,我也不忌諱孤單, 相反,很多的時候我享受獨自一個人相處的時間與空間。 在保定跟著弟弟居住了二十幾年,母親曾經說過, 她覺得保定就是自己的家,但是這個城市於我是陌生的,我沒有在這裏出生沒有在這裏長大, 雖然是回來過多次,但每一次都是以客人的身份短居, 那星輝般稀疏的記憶與感受珠子般地穿連成鏈,沒有孵化出家的感覺。

街邊是熱鬧的, 一家接一家的大大小小的店鋪, 海鮮店燒烤店火鍋店壽司店烘焙店,藥店, 雜貨店, 服裝店,理發店,五金店,我一間一間走過去, 記起上次回來時跟Allen經常光顧的一家飲品店,和給我們調製奶茶果味茶的親切的老板娘,眼睛禁不住特意去找尋, 飲品店卻是已經沒有了, 店麵變成了一家早點店。繼續往前走, 招牌上出現了一個大大的 “茶”字, “茶”字的兩邊,是小了幾號的茶店的名字 “保定•沐韻”, “沐韻”,茶香依依,餘韻嫋嫋,是個好名字。大門兩邊貼對聯一副:“淡中有味茶偏好,清茗一杯情更真”,“淡中有味”, 說出了茶的真諦。

作為一個飲茶之人,看到這麽雅氣的一間茶店,我應該進去看一看,聞一聞茶香,會一會愛茶之人。 我的腳步慢了下來,在門前猶豫片刻,掀開珠簾走了進去。店裏空無一人。 店麵不大, 長方形的格子間一眼到底,左右兩邊是貼牆而立棕褐色的木質博古架,陳列著各式各樣的茶葉,一直向前,格子間的最底部,正對著店門,擺了一桌一椅,跟茶架一樣的深褐色,桌麵鋪開一套茶藝器具。

我走到茶架邊查看茶葉的品種。吱呀一聲, 桌椅後的小門開了,老板娘從裏間出來,走到我的身邊,臉上浮現出一個茶一般清淡的笑容,問我想要點什麽。我也回了一個笑容,說隨便看看,遲疑一下,又問, 你有台灣的金萱嗎? 老板娘笑容依舊,眼中有了疑問,問我,金萱,那是什麽茶? 我笑笑,說是一種台灣產的天然帶奶味的烏龍。

老板娘笑笑, 說,沒有, 我都沒有聽說過金萱呢,不過如果你喜歡烏龍的話,我推薦我們的梅占,她把我的視線指引向茶架的右上方。 梅占,武夷山岩茶,口感清澈,濃淡相宜,優雅不張揚,回甘快, 細品有梅花和梅子的香味。 老板娘近四十歲的年紀,身材高挑,麵部骨相勻稱,平坦舒展,說話時帶著淡淡的笑意,對茶葉的描述用詞簡潔講究,語調平和,不疾不徐,讓人產生如沐春風之感。

梅占,好名字。 優雅不張揚, 好品性。 多倫多茶店眾多, 中式茶葉品種齊全,看到茶店,我其實隻想找找不太常見的金萱。 被梅占的名字和老板娘的描述所吸引,又一次去超市的路上我第二次進了茶店。 這一次老板娘邀請我坐下品嚐梅占。燒水,燙壺溫杯,洗茶,衝泡,老板娘把茶杯一左一右擺在我們麵前。

和我一起坐在老板娘桌前的是位天天過來飲茶的茶客,六七十歲的一個老頭,表情寡淡,不大抬眼看人,喝茶的間隙會出去到門口抽煙。 端起麵前的茶杯, 他慢慢地轉過頭來撇了我一眼,然後又看看老板娘,對我說, 你比她年紀大些。 第一次見麵,第一句交流是評論我的年齡,而且以一種高僧一般沉著的姿態,我有點不太適應,不過還是配合地仔細端詳了一下老板娘的臉,不動聲色地點點頭,表示讚同,說,應該大了些。

喝完茶,我買了三兩的梅占,二兩的茉莉花茶, 老板娘主動給打了個大折。

中國買來的茉莉花茶花香濃澈,給人清澗幽穀之感,覺得比多倫多買的的品質高了很多。 梅占的口感還好,沒有烏龍茶常見的澀感,帶著隱隱的香氣,我不熟悉梅花梅子的香氣,至於是不是相似的花香果香,就不得而知了。

茉莉花茶香氣襲人,我喝的卻是不多。年輕時喜愛綠茶,上了年紀,常常覺得綠茶 (以Bill喜歡的Costco的日式煎茶為甚)和以綠茶為基礎的茉莉花茶口感太過青澀,而且茶性寒涼,不再適合老去的脾胃,轉而飲用烏龍和紅茶。烏龍,又叫青茶,介於不發酵的綠茶和全發酵的紅茶之間,氣質中庸,於我而言,是有著獨特魅力的, 茶氣清淡,“淡中有味”,烏龍的味是近乎透明的,若有若無,溫和無棱角,茶湯的顏色金黃通透,不濃不淡,也是剛剛好。 相對於紅茶和綠茶,烏龍的這種低調不張揚的中性氣質,我覺得其實是更適合調製花茶的。

在萬錦王府井買菜的超市裏,看到了桂花烏龍茶,於是買來一罐金黃色的幹桂花, 把梅占如法炮製,一層桂花一層茶葉,製成桂花梅占, 又在一元店買了幾個小號的梅森玻璃罐,分裝起來,拿給幾個愛茶的朋友同事品嚐。

桂花樹,對於在北方長出生長大的我說,是陌生的。桂花的香氣,也是聞所未聞的。 記得以前妹妹讓我帶香水,說桂花香型就行,我還問,桂花是什麽味道? 妹妹婚後跟妹夫去了江西,她是親身體驗過被桂花香氣浸染的街頭巷尾了。在多倫多,這個以文化食品多元著稱的城市,桂花酒釀和金色透明的桂花糕總是吃過的,但是我還是不知道桂花香到底是一種怎麽樣的香氣,描繪不出它的模樣。是因為香氣太淡了嗎,是因為香氣太沒有特色了嗎?十裏桂花香,聽上去是多麽鋪天蓋地的氣勢,讓人總以為它是馥鬱濃烈,個性鮮明的。

製作桂花梅占,我鋪了一層桂花又一層桂花,加一層聞一下,最後覺得茶裏的金色太多,再加就喧賓奪主了,才不得不停了下來。 不停地加桂花進去,是因為總覺得茶裏的桂花香太模糊,不分明,想讓桂花的香氣如錐子一般,從茶氣的袋子裏脫穎而出 — 可惜直到最後分裝成瓶,這個願望也沒有達到。這次的經驗讓我覺得,桂花香是不能用一縷來形容的,它應該是混沌不開,隻能成片的。

桂花的香味, 難道是隻有在八月桂花香的街頭, 和琦君霧氣一般的鄉愁裏,才能夠清晰明了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