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日本 三:這次帶回來的書
文章來源: cxyz2016-09-11 05:14:34
說到讀書, 我實在是算不上一個勤奮且有成就的讀書人。做學生時讀書是因為有閑,又能夠享受閱讀,所以雜七雜八的書讀了不少。 書讀得雖多,記性卻是不好, 讀書就如狗熊掰棒子,掰一個丟一個, 無論到了什麽時候, 拿在手裏的始終是那最後的一個,當然也就談不上好的積累了。 生完Emmy到Allen大起來,是我讀書的斷檔期, 正正經經的書沒有讀過幾本。 大塊兒的時間太有限,零零碎碎的時間也得擠。雜誌會看,大都在看醫生時的等待室裏,是有了時間撿起來翻到哪頁是哪頁, 沒了時間扔開去,斷在哪裏就哪裏, 回過頭不會再去想的那種。  

從上次或上上次回國, 開始逛逛書店, 買幾本書打在行李裏帶回來, 享受一下讀紙裝書的質感。 帶回來的書也沒有正正經經找時間去讀, 放一本在包裏, 一本在床頭,送Allen上課在旁等待時,上床後入睡前, 拿起來翻一翻。這樣斷斷續續, 讀完一本書的時間得用月去計, 實在是在用讀雜誌的方法來讀書了。  所以買來的書多是篇章短小的散文集, 如果用這種方法讀小說, 有了情節的緊迫感, 恐怕是不能夠這麽平和淡然一步一步相安無事地讀下去的。
 
這是這次背回來的部分書籍。
 
《河西走廊》是雜誌社做編輯的大學同學在微信群裏免費派發時, 我討來的, 去年寄到了父母家裏, 這次回去帶了過來。齊邦媛的《巨流河》網評極高, 在北京忙裏偷閑逛王府井書店時恰巧看到, 就買了下來。 琦君和李娟的書沒有讀過,網上有人推薦,拿過來放在了自己的書單上。 琦君的散文網上找到過一些片段,翻了幾頁, 文字出奇的清淡,正如她自己評價的是 “ 清湯掛麵” 式的文字, 卻又覺那字字分明的直白下麵, 有一股若有若無的甘澈,如日本的清酒,是讓人想要仔細品味一下的。 李娟是生在七十年代尾的新生代散文作者, 有人用 “渾然天成” 形容她的文字, 就是“渾然天成”這四個字引起了我的興趣, 買來試讀。因為怕琦君的書不好找到, 回國前托北京的同學鴻幫著買 -- 結果就是被當成了禮物送給了我。

白先勇和林清玄是我一直喜愛的作者, 尤其是白先勇的文字。 喜愛寫作的人讀別人的書, 很多都有一個不自禁的習慣, 看到一個地方, 如果對文字的表達不滿意, 就會尋思如果是自己會怎麽來寫, 怎麽樣措辭造句才會讀起來更上口形式上更清晰表達上更準確情緒上更飽滿。 一篇別人的文章裏需要自己潤色改進的地方多了,思維停滯太多次,就會嚴重影響閱讀的流暢感, 不能很好的享受。 白先勇的文字, 是沒有這個麻煩的, 增一分則太肥, 減一分則太瘦, 他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所以讀起來可以一氣嗬成,舒適暢快。還有不能不提的是他文字的韻致。 不僅僅是詩歌, 好的文字都應該是有韻律感的, 單字的音調, 句式的長短,停頓的緩急,情緒的張合, 著色的濃淡,抑揚頓挫行雲流水的境界, 也不是每個作家都能達到的了。 

林清玄雖然以佛理禪意著稱, 我最喜歡的卻是他寫鄉下老家風土人情的文章,文字有張力,肆意潑墨, 大膽留白,有些章節讓人驚豔。 和很多人的半路出家不同, 林清玄是從小就認定了寫作的。 他記述自己小時候練習寫作, 每天必須寫一則日記, 每則日記都要達到要求的字數。 有字數的要求並不意味著他會讓自己的文字去濫竽充數, 他說他寫字是有幾個基本原則的, 其中之一便是精練, 能用一個字完整表達的絕對不用兩個字。 在這一點上, 我跟林清玄是心有戚戚焉。 將文字的精煉發揮到極致的, 非古文莫屬, 下一次回國決定找些古典書籍來讀。